為了讓秋華年幹活時不要太快太累,杜雲瑟一邊刨坑,一邊和秋華年說話轉移他的注意力,兩人從天南聊到海北,紅日西沉,繁星點點,在輕鬆的聊天氛圍中,身體上的疲倦也沒那麼明顯了。
終於種完一畝地的棉花苗,杜雲瑟拿起農具和籃子,和秋華年一起伴著星光回家,漆黑靜謐的農村流淌著安寧的曲調,不時有一兩聲狗吠隨著他們的腳步響起,很快又重歸寧靜。
「我真沒想到,你體力這麼好。」秋華年邊走邊抻胳膊,緩解酸痛。
都說書生文弱,可杜雲瑟干起活來一點都沒有文弱的樣子,力氣比他上輩子都大得多,秋華年懷疑,杜雲瑟挺拔修長的身姿下,肌肉一點都不少,屬於典型的穿衣顯瘦脫衣有肉型身材。
應該有腹肌……
秋華年腦子裡剛閃過這個念頭,立即把臉扭到一邊,在心裡唾棄自己不該亂想,耳根有些發熱。
杜雲瑟不明白秋華年的異常出於什麼原因,實事求是地說,「君子六藝,禮樂射御書數,其中兩項便與強身健體有關,我一直勤學不輟。」
「老師常說,儒生不可迂腐弱質,文要能辯經明法,武也要能護理衛道。」
秋華年聽完,想起上輩子看過的關於「戰鬥孔子」的論調,什麼「朝聞道夕可死矣」的意思是早上知道了你家的路晚上你就能死了,「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的意思是孔子靜坐河邊,河上漂浮著無數敵人的屍體……(注1)
這些論調有的是故意調侃,有的是因為文化差異和翻譯錯誤,被外國人理解錯意思又被搬回了國內,當不得真。但歷史上真實的孔子確實不是文弱腐儒,而是一位身高八尺,門徒無數,佩劍周遊列國,主張「以直報怨」的猛男。
秋華年感覺文暉陽大儒在自己心中的形象已經變了,「你老師該不會,也是位猛男吧?」
杜雲瑟這些日子裡已經練出了無障礙理解秋華年奇言怪語的能力,「老師年輕時,曾因平賢王欺辱儒生一事與其辯道,勸說無果後,拔出聖上御賜之劍,砍掉了平賢王的帽纓。」
秋華年咋舌,猛男,這確實是真猛男。
他悄悄打量杜雲瑟,被這樣一位恩師教大,杜雲瑟恐怕也有怒如雷霆的一面,就是不知道什麼情況下才能被激發出來。
回到家,杜雲瑟幫秋華年燒水,兩人前後清洗了一下身體,倒在炕上沉沉睡去。
陷入黑甜的夢鄉前,秋華年唯一的念頭只有幸好換了新棉花被褥,不然冷硬的炕不知該多麼折磨人。
在夢中,他看見了成片的豐收的棉花,還來不及高興,又看見陰魂不散的秋傳宗和周氏上門打秋風,口口聲聲說這三畝棉花的收成都是他們的。
秋華年正在和他們爭論,族長出現帶著其他村人一起趕跑了兩人,他剛鬆了口氣,一轉頭,就見趙氏奸笑著站在他背後,伸手把他推進了深淵,杜雲鏡、李故兒和福寶刺耳的笑聲像烏鴉般在他頭頂迴蕩。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