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狀元家的卷王小夫郎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03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杜雲瑟來年入學,時間還很充足,足夠他收了棉花,把杜家村的大小事務全部安排好,寬寬裕裕地準備搬家到府城了。

「我們人少,九九和春生年紀也小,買一座一進的院子就夠了,我打聽過行情,甜水巷附近一進的小院帶家具在五十兩左右,等收了棉花賣成錢,絕對夠了。」

「我怕華哥兒你太辛苦。」

「動動嘴皮子的事,別擔心。現在手裡錢多了,我打算回去後僱人干農活,不會累到自己的。」

秋華年不是自虐狂,之前拼死拼活下地幹活,一方面是因為起步階段錢得省著花,一方面是不知道自己如今的身體底子這麼差。

現在他有了固定的紅腐乳坊收益,高粱飴也在孟武棟的努力下銷量越來越多,自然可以歇一歇,好好養身體了。

杜雲瑟說想與他白頭偕老,秋華年一直記得。

杜雲瑟略微放心地點頭,搬到府城也好,離的近了他每旬休沐時就能看到華哥兒,可以更好地照顧他。

「院試已畢,我讀書可以略松一些,以後家中的活全都交給我,華哥兒你絕不能逞強了。」

秋華年笑眯眯道,「放心,該使喚你的時候我可不會客氣。」

杜雲瑟失笑,手指捏了捏秋華年鼓起的臉頰,「這樣才對。」

……

在襄平府城多留了幾天後,秋華年和杜雲瑟終於能回鄉了,祝經誠和祝經緯兄弟來送,祝經誠苦留不得,只能讓自家車夫趕著馬車送他們回漳縣。

「秋公子莫要推辭,我家的馬車位置寬敞,陳設也不是車局的車可比的,你大病初癒,怎能不顧惜身體,非受那舟車勞頓之苦?」

「華哥兒,咱們紅腐乳坊都合辦起來了,就別見外了。」祝經緯在一旁幫腔,「我家下人和馬車都多的是,讓他送你們慢慢回去,不用趕時間,想走就走想停就停,多舒服啊!」

秋華年只好接受了他們的好意,祝經誠方才聽秋華年推辭時提到了地里的棉花,好奇問道,「秋公子真的在漳縣種了棉花?」

祝家的生意中布料占了很大一宗,祝經誠對布料的一大原料棉花自然有所了解。

遼州只有最偏南的一小片區域能種出棉花,產量還不怎麼樣,遼州商人要用棉花,都得去更南邊採買。

價格昂貴,多付出許多運輸費用不說,趕上不好的年歲,還時常有市無價。

比起整個裕朝龐大的需求量,南邊那些產棉地的產量依舊太少了,棉花是重要的生存物資和戰略物資,朝廷曾多次試圖推廣種植,但收效甚微。

聽見秋華年在比襄平府城還偏北的漳縣種了棉花,祝經誠難免心生驚訝。

「沒錯,今年第一次試著種,一共種了三畝,長勢不錯,應該可以豐收。」秋華年大方道。

如果換成旁人這麼說,祝經誠只會當他在說大話。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