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狀元家的卷王小夫郎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12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現在的院子暫且不動,把園子填平後,新宅子的房子主要蓋在那邊。先把坐北朝南的正房蓋好,正中間蓋三間,兩邊的耳房蓋大點,蓋成兩間的量。」

在古代建築中,「一間」指的不是一個密閉的房子,而是四根柱子圍成的空間,柱子間不一定有牆,也不一定封起來。

有些達官顯貴家的房子不僅寬而且深,橫向縱向上都有數根柱子,這樣的房子還有面闊幾間,進深幾間的說法。

例如秋華年之前所處的那個時空的故宮太和殿,整個大殿橫向十二根柱子,縱向六根柱子,也就是面闊十一間,進深五間,加起來一共七十二根柱子,足足五十五間大小,可見其豪華程度。

秋華年說正中間蓋三間,也就是說這個房子共用八根柱子,橫向四根,縱向兩根,共同組成房子的框架。

裕朝規定,平民百姓家單個的房間最多蓋到三間大,有功名、官職或者爵位才能蓋更大的。不過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真正有錢的商人有很多辦法規避掉「三間」的限制,例如加一個連通的暖閣,或者外延出一個有頂的花廳。

秋華年現在還不用考慮這些問題,一是沒有那麼多錢,二是家裡人少沒那個必要。等他攢到足夠住大房子的錢的時候,杜雲瑟估計也有資格住三間以上的房子了。

「東西兩側蓋上三間大的廂房,房子的屋檐全都蓋長一些,能遮雨遮雪,正房和廂房之間,我想蓋兩條直角連廊,風雨天走動起來方便。」

秋華年嘴裡說著,手中的筆直接在竹紙上把簡易的圖樣畫了出來,讓瓦匠一目了然。

瓦匠來之前就聽孟武棟說這家當家作主的哥兒是極有能耐的,他本來還不以為意,現在看見秋華年這一手不打樣子提筆就畫的本事,終於明白了孟武棟為何這麼說。

規劃掉正房和廂房後,園子的地已經差不多用完了,接下來才開始動舊院子。

「新房子蓋好後,我們搬過去,再把現在的草房拆了。靠正房後面蓋一整排後罩房,再往後就是新園子,園子單獨開一個門,在後罩房旁邊也留一個小門進出。」

「園子這塊地方新蓋一個大一些的馬廄,旁邊是茅廁還有柴房,這邊搭一排棚子,我家的梨樹和小菜園都留著,回頭我再種一些東西。」

秋華年家現在還沒有馬,但古代的馬廄和現代的停車位差不多,一個合格的房子必須得帶著,遲早用得上,目前可以先把騾子養進去。

秋華年開始說之前,瓦匠還擔心這位哥兒非要外行指揮內行,不知該怎麼應付和勸解,秋華年說完之後,瓦匠已經徹底心服口服。

要是所有蓋房子的東家都能把自己想蓋什麼樣的房子說的這麼清楚,他能省多少事!

「李師傅,你看怎麼樣,能蓋嗎?」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