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狀元家的卷王小夫郎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52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現在成熟的棉桃還不多,自家人還摘得過來,等再過些日子,棉花大批成熟時,萬一天公不作美,就要雇幾個人搶收了。

隨著棉花的成熟,杜家村地里的大多數莊稼都到了收割的時候。

玉米、高粱、小麥、黃米……一望無際的土地上,農人們匆忙而喜悅地收割著辛勤一年種出的糧食。

天氣雖然還沒有涼爽,但也沒有夏天最熱時那麼熱了,秋華年每天早晚去地里轉一轉,正中午的時候還是躲在家裡納涼。

有了寶義臨走前的那番話,存蘭讀書識字的事兒過了明路,族長家裡給她和雲哲都買了紙筆,雲哲被送去鎮上孫秀才開的私塾讀書,存蘭則被葉桃紅交給了秋華年。

杜雲瑟每日都要教孩子們讀一兩個時辰的書,存蘭過來不過是多添一張桌子,此前落下的課業也有九九幫忙補習,遲清荷也會指點一二。

存蘭和秋華年家裡本就熟悉,很快就適應了讀書生活,寶禮家本來還想把雲哲也送過來,一來離家更近,二來能蹭一蹭杜雲瑟這個文曲星。

不等秋華年拒絕,葉桃紅先陰陽怪氣了他們一頓,族長也制止了他們。

秋華年和杜雲瑟收下存蘭是看在九九的份上,收雲哲真沒什麼道理。

寶禮家雖然不忿,可也沒什麼辦法,只能自我安慰鎮上的私塾才是正經讀書人去的地方。

隨著秋日腳步的接近,沒有深加工的皮棉已經收了有大幾十斤了,滿滿當當堆了幾個大籮筐,全收在後面的罩房裡。

秋華年忙活了幾日,在杜雲瑟幫手下根據記憶復原出了去棉籽的腳踏攆車,又把一個罩房完全騰出來,擺了一張巨大的平桌,在房樑上吊起繩子,掛上棉弓,提前將彈棉花的場所布置好。

清晨和傍晚,趁太陽不熱的時候,秋華年把沒有去殼和籽的皮棉搬到院裡,和孩子們一起剝棉花。

剝棉花是個細緻活,棉桃的外皮乾枯蜷縮後變得極脆,手勁稍微大一點,就可能讓細碎的枯皮混入棉花里,污染棉花的白淨,所以必須小心翼翼一縷一縷地往外剝棉花。

課餘時間,九九春生都坐在院裡幫忙剝棉花,存蘭和雲康只要在也會來幫忙,學會了再回去教自家人怎麼做。

就連遲清荷,因為此前從未見過這個樣子的棉花,也躍躍欲試。

孩子們把剝出來的棉花一團團放在大圓簸箕上,秋華年端著這些棉花走到腳踏攆車旁,開始去籽。

一隻手轉動旁邊的搖杆,一隻腳踩著腳下的踏板,把一大團棉花放在攆車的兩個圓柱形滾筒上,手輕輕往前推動,棉花通過靠的極近的兩個滾筒,裡面的棉籽自動被剝離出來。

這些棉籽留下來處理過後,可以當來年的棉花種子。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