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方子藥性不大,是細水長流的道理,你一直吃到今年冬天,再來找我看。」
顧老大夫再次給秋華年診了脈,重新確認了一下。
「如果一直這麼養著,再過幾年,說不定還是能有子嗣的。」
「不過還是要看到時候的身體情況。」
作為一名醫者,顧老大夫說的十分平常自然,秋華年臉上卻開始發熱。
之前還看蘇信白的樂子呢,現在也輪到他自己了。
秋華年眼觀鼻口觀心,沒去看杜雲瑟,假裝若無其事。
反正和蘇信白相比他還早呢,怎麼樣也能拖到個金榜題名吧。
秋華年和杜雲瑟告辭出來,杜雲瑟扶著秋華年上了馬車。
秋華年把藥放在一旁,發現杜雲瑟的心情甚是愉悅。
「聽到還可能有孩子這麼高興?」
「我是高興你身子好了許多。」杜雲瑟說,「至於子嗣,只要還有一點風險,我都不會讓你生的。」
古代有靠譜的避孕方法嗎?秋華年沒來由想。
「避子的湯藥由我來喝。」杜雲瑟面色平靜而認真。
秋華年扭頭看向車窗外,髮絲下小巧的耳垂泛起嫣紅,唇角不自覺勾起。
……
十日之後,官驛的快馬帶來了秋華年被冊封為鄉君的聖旨,一同而來的還有聖上終於解了太子禁足的消息。
據說是二皇子之事,讓聖上意識到太子之錯並非無藥可救。
太子趁機拿出秋華年的農書初稿,以及許多御書庫所編農書,說自己禁足一年裡潛心改錯,研讀農書,如今一心只在農桑之上,請父皇放他去皇莊種田,為天下農人作表率。
與太子相比,縱容竊取民利之惡官的二皇子顯得尤為可惡。
聖上解了太子的禁足,不過仍未恢復他聽政的權利,也未重開文華閣讓重臣教導他。這個太子依舊是有名無實。
秋華年的農書還未成稿進獻,也沒有確認效果,就得到了鄉君的封號,除了杜雲瑟的請旨,太子也在其中發揮了作用。
接旨那天,杜雲瑟從書院請假回家,二人一同沐浴更衣,接了聖旨。
宣旨之人離開後,家裡其他人才知道這個驚天的好消息。
秋華年妥善收好明黃色的聖旨,放進雕花木匣里,供在正房上桌。
這個東西,哪怕只放在這裡,也是一道護身符。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