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狀元家的卷王小夫郎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61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朕封的這個鄉君,倒是沒有白封。」

「陛下?」

「傳旨下去,鄉君秋氏著書、研製農具有功,賞銀百兩,玉如意一對,貢藥十盒。宮中所出二工匠各賞銀十兩。」

「把秋氏獻上的農具送到皇莊,交由太子負責。」

「算學之書送到御書庫,令二皇子率領御書庫官員研讀,朕要看到他以此為基礎,編出一本實用的書來。」

元化帝話音落下,坐在外間的執筆太監已經開始起草聖旨。

這個旨意傳出去,又是一群有心人摸不著頭腦。

太子自從解除軟禁,一直是一副醉心農事的模樣,每日都往返於皇莊。無論是不是裝的,至少讓他負責農具說得過去。

可二皇子嘉泓漪,是一位公認的最像陛下的武人皇子,在朝中的支持者多為武將或勛貴。

陛下讓二皇子負責御書庫,到底是還在冷落他,還是想為二皇子培育文臣勢力?

第83章 花露

元化帝的聖旨來到襄平府時,四月已過了大半。

秋華年換上鄉君吉服接旨,回頭夜深人靜時,和杜雲瑟吐槽。

「我還以為聖上賞賜都是以金作單位的呢。」

杜雲瑟笑笑,「賞銀賞金是有禮部定例的,就算是王公貴族,也得不到幾次金賞。不過其他賞賜之物,全看陛下心情。」

秋華年想到那十盒品質上佳的貢藥,稍微滿意了一些。

貢藥加上玉如意,價值也在千兩以上了,有了它們,秋華年能不用買名貴藥材一直吃到明年殿試。

可惜丙七和丙八兄弟並沒有額外賞賜,只有一人十兩銀子。

因為他們曾經是宮裡的匠人,被元化帝賜下去,幫秋華年做事是本職,只有賞而無功。

秋華年把元化帝的賞銀全部交給木家兄弟,自己又各添了五兩。不多給,是因為數額不能越過皇帝。

丙七和丙八手裡各有十五兩銀子,日子一下子鬆快起來。

元化帝把農具交給太子,算學書交給二皇子,把這些東西牽扯入奪嫡之局,秋華年始料未及。

他一心只想讓自己的製品造福百姓,改善裕朝人民的生活,但到了上位者手中,就由不得他了。

杜雲瑟發現他的想法後勸道,「陛下雖然另有目的,但也已下旨令人研究推廣,皇子們的名望和勢力,若用得好,同樣是一大助力。」

秋華年點頭,「只能先這樣了。」

御書庫開始研究算學和方程,遼州這邊民間的推廣也未落下。

齊民書坊的書陸續推出,在遼州學政馮銘均的大力讚賞下,這些書被人爭相購買,蘇信白也聲名大噪。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