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狀元家的卷王小夫郎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54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被押注的大多是各州的解元,總體上壓南邊各州的比壓北邊的多,你家那位不是特別熱門——這都是他們沒眼光!」

裕朝南方文氣一直比北方盛,每屆會試錄取的南方貢士的人數都比北方多,會元也多出自南方,盲目押注的人自然挑的是南方各州的解元。

閔樂逸見秋華年沒有不高興,繼續說道,「不過今年有點不一樣,幾位會元熱門人選里,有位出身自北邊的舉子,是去年晉州的解元。」

「晉州解元?」秋華年來了興趣,就連杜雲瑟都還沒在京城打響大名聲,這位晉州解元是如何戰勝南北文氣成見被那麼多人看好的?

「他叫解檀光,出自宮中穎妃娘娘的母族,今年二十四歲,是三皇子晉王的表兄。」

為了把這些關係搞清楚,閔樂逸請大嫂任夙音好好給自己補了幾堂課,強行記住了一大堆世家姻親譜系。

解檀光二十四歲就能考中一州解元,又出身晉州解氏這樣的世家,還有個當皇妃的姑姑,和晉王沾親帶故,人生簡直完美無缺,風光無限。

秋華年發現說起解檀光背後的晉州解氏時,閔樂逸臉上不太痛快。

秋華年心頭一動,「這個解氏……」

閔樂逸撇嘴,「就是郁氏一族大夫人的娘家,他們這些北方的世家都是聯姻來聯姻去的,我也是後來才知道。有位當皇妃的姐姐,難怪瞧不上我,不過小爺也不用她瞧得上。」

秋華年失笑,「樂逸說得對,我們不需要被這樣的人瞧上。」

人總是不經念叨,秋華年和閔樂逸聊完解檀光後幾日,第三場考試結束時,他真的在貢院門口看見了解檀光。

三場考試考完,會試便正式結束了,接連九日的高強度、高壓環境讓舉子們身心俱疲,大多數人走出貢院,不是涕泗橫流,就是萎靡不振,只有少數還保持著風度。

解檀光就是其中之一,他非常好認,因為他剛一出貢院,就被許多人喊著名字圍住攀談恭維。

秋華年坐在馬車上不動聲色地觀察了幾眼,解檀光不愧是世家全力培養的貴子,容貌俊秀、氣質儒雅、風度翩翩,單看外在,確實配得上那些盛名。

秋華年很快便收回目光,反正在他心裡,這人沒有杜雲瑟好看,也沒有杜雲瑟舉世無雙的氣度。

為了慶祝會試結束,秋華年和鄧蝶提前準備了一大桌子菜,買了一壺清酒,兩家人回去後松鬆快快地吃了一頓,推杯換盞直到月掛中天。

王引智和杜雲瑟對了一下三場考試中所有題目的思路,發現自己大多數題都答正了,不免喜上眉梢。

「我不奢望榜前的名次,只要榜上有名,哪怕是最後一名都好。」

「過了殿試,我也不考庶吉士,直接帶上家人外放去做官,就算是邊陲小縣的縣令,日子也肯定比曾經好得多。到時候認真教化百姓、勸農勤耕、為民做主,不枉讀的許多聖賢書。」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