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狀元家的卷王小夫郎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69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今日的杜雲瑟光彩奪目,意氣風發,連旭日與高天都要避開他的鋒芒。

他陪著一棵挺拔的小樹在泥濘中紮根,經風霜雨雪、驚雷清露,終於等到了枝繁葉茂、聞名天下的這一日。

沒有人打擾眼前這對年輕夫夫,狀元郎與狀元夫郎執手相看,久久無言。

直到狀元儀仗奏到下一個樂章,秋華年才猛然回神,讓星覓去賞銀瓜子,一人一把管夠。

之後便是設供桌、祭先祖、見來人、接賀喜。

杜雲瑟今天依舊是凌晨起的床,忙活了一早上,下午還有恩榮宴,秋華年忙著操持家事,讓他先好好休息一會兒。

恩榮宴宴請新科進士與所有殿試的閱卷、封卷官吏,皇帝不會親自到場,一般會命一文一武兩位位高權重的大臣作陪,有時還會命皇子出席。

過往恩榮宴上,文臣一般是選閣老中的一人,武將則慣由大將軍吳定山擔任。

不過這一次,吳定山作為太子堂舅,在元化二十年冬日那場大案中被抄家流放了,全家只有獨子吳深逃過一劫,在邊關當百戶,怎麼也不可能來恩榮宴。

所以本屆恩榮宴作陪的武將,元化帝點了二皇子嘉泓漪。

這個消息讓二皇子一派的人欣喜若狂,二皇子雖然武功高強,熟知兵法,卻一直無機會統兵,只能在府內校場操練親衛過過癮。

這次元化帝將二皇子擺在武將的位置上,豈不是意味著他在考慮讓二皇子領兵嗎?

不過很快,元化帝又下了一道旨,這次恩榮宴作陪的文臣也不從閣老中挑,而是點了近一兩年文名大盛的晉王嘉泓瀚。

至於太子,元化帝也沒忘了,一文一武兩位大臣有了,太子就作為皇子出席,元化帝把三位成年皇子湊到了一處。

秋華年得知下午恩榮宴的配置後,在無人處給杜雲瑟吐槽。

「這哪裡是賜宴,分明是給新科進士找不痛快去了,三位敵對的皇子坐在席上,誰還吃得下飯。」

杜雲瑟一邊重新穿戴狀元袍準備去赴宴,一邊輕笑。

「壓一壓新科進士們的浮躁,讓他們知曉官場兇險,不是壞事。」

秋華年想了想,還是覺得元化帝的安排很古怪。

「雖說皇子都是臣,作陪恩榮宴也意味著皇上的看重,但讓二皇子和晉王以臣的身份出席,太子卻仍是太子,這個指向會不會太明顯了?」

不太符合元化帝以往的高高在上操縱奪嫡天平的行事風格啊。

杜雲瑟將朝冠置於頭上,秋華年過來拿起貫簪,幫他從中間穿過固定。

「二皇子與晉王背後的人已經投入了太多,從聖上還未登基起便下了大注,此時抽身早已來不及,二十幾年來的執念不會因為這一點暗示就突然看明白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