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雲瑟去天津府任知府,這是一府的最高官員,自然能帶著家眷住進知府官衙里。
天津府是兩府合併而成的直隸府,知府官級正三品,比普通知府高出兩級,官衙按理說也該建得更加寬闊與華麗。
不過杜雲瑟著急上任,沒有時間擴建或新建知府衙門,把原本河間府知府衙門簡單翻修一下,就能住了。
無論是杜雲瑟還是秋華年,都不在乎排場等虛物,只要住得舒適順心就行了。
想到要離開住了一年多的京城,秋華年心中升起一股不舍,不過這股不舍很快就被大展身手的豪情衝散了。
天津港設立,海運正式開啟後,他終於可以了解這個時空其他國家的情況,去尋找那些珍貴的作物、技術和財富了!
雖然自己一時半會兒肯定不能出海,但組建隊伍派他們出去探索世界也很有趣。
與此同時,天津港未來還會出現形形色色其他國家的商人與使團,想想就好玩,他可以研究一下,怎麼快樂地賺洋人的黃金與白銀,把國際貿易搞起來。
秋華年帶著憧憬與期待,參加了新帝的登基大典。
這幾乎可以算是封建王朝最盛大的儀式,把傳承數千年的禮樂與規制發揮到了極致。
秋華年作為功績滿滿的縣主,位置非常靠前,只比棲梧青君落後一位,許多宗室出身的郡主、縣主都排在他後面。
有些人覺得被落了面子,臉上帶出一點不悅,不過儀式站位是禮部按照禮法和皇命嚴格排列的,不容絲毫質疑,沒人敢在新皇登基大典上出一點岔子。
杜雲瑟站在文武官員行列,同樣是接近最前端的位置。
新帝的即位詔書由名滿天下的大儒文暉陽寫就,宣讀則交給了文暉陽的弟子,前無古人連中六元的翰林院修撰杜雲瑟。
秋華年站在殿內,能看清儀式的過程,更多人排在了殿外,站滿了奉天殿前寬闊的場地,他們什麼都看不清,只能跟著禮部官員的高聲唱喏一遍遍跪地起身。
饒是如此,進入皇城在奉天殿前參加登基大典,也是無數權貴擠破腦袋都得不到的殊榮。
秋華年再一次見到了避居坤寧宮中的太上皇元化帝。
上次他見到元化帝,是一年前的萬壽節,那時候的元化帝雖然年逾五十,卻龍虎精神,一派雄主氣象。
不過一年時間,元化帝急速衰老了下去,他的頭髮黑白參半,臉上的肉掛不住骨頭,身形也遲鈍緩慢起來,不像長了一歲,倒像長了十歲。
元化帝什麼都沒有多說,他淡淡地看著奉天殿內外的群臣,把象徵國祚的玉璽交給了新帝。
杜雲瑟單手捏著朝服衣擺,一步步走上高台,從禮部官員捧著的托盤上雙手捧起明黃色的詔書,面向一片肅穆的人群,展開捲軸。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