攤主把麻花丟進翻滾的油鍋里,十幾個呼吸後,白色麻花變成金黃色,一看就知道極其酥脆。這還不算完,攤主用大漏勺一摟,這一批麻花從油鍋里出來,顛幾下控油,緊接著就被送進隔壁鍋的糖漿里,裹上一層清透的糖衣。
秋華年笑著隨口問道,「老闆好手藝,麻花怎麼賣?這麼多糖漿,本回得來嗎?」
攤主是位四十多歲的大娘,在鄉里縣裡,年紀大的婦女沒有不能出門的講究——都是為了生活。
大娘看清秋華年的模樣後哎喲一聲,也不見外,直接撿了根新出鍋的麻花給秋華年,麻花有些燙,秋華年用方才墊包子的油紙墊著小口吃起來。
「哪來的好俊俏的小哥兒,隨便吃,不夠還有!」
大娘在圍裙上擦了擦手後熱情介紹。
「小麻花四文一根,十文錢三根。這裹糖的法子是我自己想出來的,別家都是仿我的,絕對沒我炸得香!」
「至於回不回本,原本肯定不行的,但打去年開始,京里出了一種能榨糖的甜菜根,據說是天星下凡的齊黍縣主向神仙求來的,白糖的價便宜了三厘,成本就打得住了。」
「您在這兒各處瞧,現在好多攤子上用糖做吃的呢!大家每天風裡雨里地討生活,就愛這口熱乎的糖味兒。」
星覓見有人夸自家縣主,聽得開心,湊近秋華年想說俏皮話,秋華年使了個眼色,叫他別暴露身份。
最後,秋華年如大娘所願買了一大包麻花,這種麻花裹了糖衣,涼了後依舊酥脆好吃,可以帶回去慢慢吃。
大娘接了一兩銀子的大單,樂得喜笑顏開,吉祥話不要錢似的往外面冒。
秋華年先付了錢,讓她不著急慢慢炸,自己待會兒回來取,然後繼續往胡同裡面逛。
接下來,秋華年見識了很多特色小吃,也看到了秋記六陳的高粱飴、爆米花、熏魚等小吃的仿品,這些小攤子非常會,吆喝的時候直接說自己賣的是齊黍縣主的秋記六陳的同款,生意都不錯。
秋華年還見識了另一個時空的「正宗天津煎餅果子」,不像現代其他地域常見的會加火腿腸、辣條、培根等配料的雜糧煎餅,煎餅果子裡只加雞蛋、餜子和面醬,簡單美味。
秋華年接過煎餅後,開玩笑問攤主要不要試著在煎餅里再加些別的東西,比如菜啊、肉絲啊之類的,周圍人包括攤主的神情頓時變了,有種秋華年在現代看見草莓麻婆豆腐時的感覺。
秋華年皮了一下,打著哈哈把這事接過去,接下來花了半日的時間把薊縣的基礎情況全了解了一遍。
這次實地考察,他知道了薊縣縣令是什麼樣的人,對薊縣百姓的生活情況和民風有了直觀的了解,這讓秋華年更有把握實行心裡的那個計劃了。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