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房按秋華年的吩咐,把番茄中間的軟籽掏出來試著種進土裡,外面厚厚的皮和瓤切成碎塊,先在鍋里煸炒出汁水,再放入炒到半熟的雞蛋,加鹽和糖提鮮調味,出鍋前來一把小蔥花,後世經典國民菜「番茄炒蛋」便出鍋了。
能被稱為經典菜的菜餚做法或許簡單,但味道絕對能打,番茄炒蛋上桌後,大家迫不及待地品嘗,一人一兩筷頭,不大的一碟子菜很快就見了底。
春生咂了咂嘴回味,「難怪華哥哥一直想從海外尋找農作物,原來海外有這麼好吃的東西!我本來還覺得,大裕的莊稼已經是最好的了,不明白為什麼非要去找海外的。」
九九戳了下他的頭,「讓你多讀書你不讀,別的不說,我們現在常吃的玉米,也是百年前從番邦傳來的。天下萬土長萬物,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糧食,如果能找到更好吃、更高產的,裕朝百姓就不用餓肚子了。」
春生知道姐姐說得對,扮了個鬼臉後繼續去和紅燒肉戰鬥了,他每天習武消耗很大,又在長身體的關頭,飯量越來越大,個子也越來越高,快趕得上九九了。
九九的話說到了秋華年心坎上,華夏一直是建立在農耕上的文明,有足夠多的糧食,才能支撐起強大的國家,裕朝國力能這麼強盛,與百年前傳入的高產作物玉米也有關係。
除此之外,秋華年想找到更多高產的作物與良種,也是為了改善裕朝底層百姓的生活,一直身居高位的人不會知道,有時候只是多半袋糧食,就能救一家人的命。
番茄雖然好吃,但只能算在美食的範疇里,什麼時候找到能養活無數人的高產土豆,秋華年才能徹底滿意。
這估計要等到天津港開設,他接觸到足夠多的外國商人,同時裕朝能派出自己的遠航商隊後,到了那時,他才有條件大範圍尋找土豆等作物。
祝經誠送給杜雲瑟和秋華年的信通常言簡意賅,講清楚自己的見聞與計劃,再介紹一下隨信附贈的禮物的來歷,便結束了。
而送給蘇信白的,那真是一頁接著一頁看都看不完,兩三天就是一封,禮物也是一大箱子一大箱子地往來運,也不知他哪裡來的這麼多話。
蘇信白經不住秋華年調侃,每次收到信就匆匆溜走,一個人看完了再回來。
秋華年調戲不了大貓貓,於是帶著一股酸腔去找小杜大人的「麻煩」,不管兩人天天膩在一起的事實,指責小杜大人不給自己寫情書。
最後杜雲瑟專門抽出一整個下午的時間,陪著秋華年去城郊遊湖賞景過二人世界,又寫了幾首詩賦,才把自家愛人哄滿意了。
就這樣時間進入七月末尾,天氣隱約有轉涼的趨勢時,祝經誠終於完成了自己的使命,準備返程了。
他送回來的信中提到,這次他還帶了兩個想拜見「喜歡海外事物」的齊黍縣主的外國商人,一個來自佛郎機,一個來自馬六甲。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