艦隊包括四艘巨型樓船,八艘糧草補給船,十二艘兵船,以及幾十艘負責來往交通的中小型船隻。
秋華年親自去港口看過裕朝的艦隊,對比了一下停在附近的海外商人的船,得出一個十分客觀的結論——就算裕朝百年不曾遠航,它強盛的國力支撐出的造船水平依舊遠超於同代其他國家。
尤其是造船局結合無數前人經驗與今人智慧,又根據從外國商人的船上得到的數據進行改進後造出的巨型樓船,飄在海里,簡直像一個令人心生恐懼的龐然巨物。
來自現代見過大世面的秋華年僅僅是覺得感慨和自豪,其他人就是驚呼神跡了。樓船駛入天津港後,每天都有無數慕名而來的百姓瞻仰奇蹟,不少人甚至帶著祭祀用的香燭黃錢,一邊磕頭一邊求神船保佑。
管理港口的官吏給杜雲瑟匯報這些時,秋華年正好在旁邊,百姓們把樓船當神仙參拜出乎他的預料,荒謬搞笑之外,也透露出一種質樸的可悲。秋華年想了一下,覺得堵不如疏,與其嚴令禁止,不如利用這個機會宣傳科學觀。
秋華年專門寫信回京,把原葭借調過來一個月。原葭因為算學天賦突出,曾主筆《算學淺要》的幾何篇,幾個月前被御書庫特聘為校書。這雖然只是一個不正式記錄在案也沒有品級的小官吏,但以女子身份為官本身已經能稱得上巨大的成就了。
原葭很快就帶著原若來到天津,秋華年安排姐弟倆住下,又從天津府貢院中選調出一批對算學有研究的學子,從造船局中抽出一批能言善道的工匠,統一交給原葭調配,每日分組在港口給百姓們講解大船是怎麼造出來的。
春生對算學和大船都不感興趣,整日拉著幾個月不見的原若玩耍,還專門去了趟薊縣,請原若吃正宗的煎餅餜子和糖油麻花。
九九在算學上的天賦也一般,但她對給百姓宣講科學這件事很關注,這幾天只要不忙,就會陪著原葭一起去港口。
有知府家的大小姐坐鎮,那些對此有意見或者有小心思的人沒一個敢搗亂使壞,這樣一天天宣講下來,在港口燒香拜船的人明顯減少,原葭還撿到了十幾個對算學產生了興趣的青少年,有男有女有哥兒。
原葭本想給這些孩子一人送一套算學淺要,送之前突然意識到,這些孩子大多出身貧家,連字都不認識,每日都要辛苦幹活維持生活,就算有書也是白搭。
九九明白她的尷尬和困難,找來一個冊子,把這些孩子的名字和家庭住址全部記下,鼓勵了一番後放他們離開了。
「卻寒小姐,你記這些是想之後安排他們進學堂讀書嗎?」
原葭心裡還是有些悵然,誠然九九可以輕鬆負擔起十幾個孩子讀書的花費,得到家裡的支持,還能負擔起上百個。但放眼整個裕朝,在他們看不到的地方,有天賦、有夢想卻沒有機會學習的孩子豈止十幾個、上百個呢?
九九笑著搖頭,「當然不是,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我有更好的辦法。」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