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狀元家的卷王小夫郎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554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蘇信白前陣子找上秋華年,想請他寫一本詳細分析介紹這種管理模式的書籍,交由齊民書坊出版發行。

秋華年當時腦子裡突然閃過擺在各大機場內部書店的成功學書籍,著實是囧了一下。

不過仔細想來,他在這個時空的成就以及影響力,確實不比那些聲名顯赫的成功人士低,甚至還要高上幾分。

玩笑歸玩笑,秋華年還是很希望這套更加民主和現代化的管理模式能流傳開的,他不怕別人學會後超過自己,相反,他其實期待著這世上出現更多競爭對手。

因為想要改變一個時代,個人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能改天換地的永遠是群眾的海洋。

秋華年答應蘇信白寫書稿,之前一直沒有抽出時間,正好趁著這個不眠之夜趕一下進度。

他拿出一沓裁好的上好貢品宣紙,研磨一汪帶著松香的濃郁墨汁,在暖黃的燈火下流暢落筆。

百里之外的天津府知府官邸,杜雲瑟披著斗篷站在書房窗前,打開的窗戶吹入一陣冷風,夜空中的明月亘古不變。

他低頭注視著桌案上未寫完的詩,思忖片刻,幽幽思念之情融入筆鋒,又添上兩句。

柏泉端著一碗參雞湯小心翼翼推門進來,「老爺,快到子時了,該歇息了。」

杜雲瑟沒有動,柏泉又道,「縣主走前吩咐過,讓我們勸著您子時前一定入睡,睡前喝一碗參雞湯補氣寧神。」

杜雲瑟終於回頭,「放在那裡,讓人準備熱水。」

柏泉鬆了口氣,出去叫洗漱用的熱水,杜雲瑟提筆寫下最後兩句詩,將桌案整理好,端起溫熱鮮美的參雞湯一口一口送入腹中。

兩地相思同未眠,一紙明月共清暉。

……

今年的會試在二月初舉行,秋華年家的宅子雖然不在貢院所在的明時坊,但南薰坊位於內城最核心的位置,去任何地方都不算太遠。

年關剛過,天氣還很寒冷,孟圓菱不宜挪動,雲成也留了下來,沒有去貢院附近租房子住。

雲成每日在書房認真讀書,做最後的考前衝刺,孟圓菱安心養胎,小夫夫二人如膠似漆,感情濃到誰都插不進去。

秋華年白日去鋪子裡或莊子上視察,晚上回來寫書、讀信和寫信。

杜雲瑟的家書每日都會送來一封,裡面事無巨細地講述家裡的情況,從穀穀今天走了多少步路,講到秧秧又耍了什么小聰明偷懶。

信的最後,往往會附上一篇詩詞或短文,抒發含蓄雋永的思念之情,秋華年讀的時候,每次都忍不住彎起眼睛。

都說小別勝新婚,秋華年和杜雲瑟在一起數年,早已將對方融進自己的血肉中,像空氣一樣習慣又不可或缺,如今突然分開這麼不短的一段時間,原本就無比深厚的感情又醞釀出了新的滋味。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