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阿叔為人細心謹慎,照顧嬰幼兒的經驗豐富,加上寶仁和孟福月夫妻很快就會啟程進京探望兒子一家,肯定不會讓這對新手爹爹出岔子。
返回天津那日,還在等吏部消息的廖蒼磨磨蹭蹭找了過來。
他回去朝思暮想了幾天,覺得自己還是該好好和縣主殿下說道說道,就算職位已經固定了,也可以多爭取一些待遇嘛!
他家境貧寒,還有家人要養,也就最近兩三年在杜家村當族學先生後才賺了點錢,扣扣搜搜攢了好久,手裡才攏共不到一百兩銀子,買個像樣點的宅子都吃力,更別提討老婆了。
所以他和齊黍縣主提漲工資這事,是非常有必要且理所應當的。
秋華年聽廖蒼東扯西扯了一大堆自身的情況,最後得出這麼一個斬釘截鐵的結論,差點沒忍住笑。
哪怕廖秀才變成了廖進士,眼看就要當朝廷命官了,這熟悉的哭窮套路和討薪水話術,還是沒什麼變化。
秋華年抱著胳膊,扮演起「黑心老闆」的角色。
「既然廖兄來問了,我就打開天窗說亮話。我這邊確實有一個很合適的官職想推薦廖兄擔任。」
廖蒼十分警惕地問,「是不是繼續教書,去天津府貢院?」
廖蒼雖然有些摳搜愛財,但十分聰明,他知道自己在秋華年眼中最出色、最有價值的地方,就是在杜家村族學擔任了幾年「新式」學堂的先生,所以秋華年對他另有安排的話,一定會與此有關。
秋華年笑了笑,「是與教書有關,但不是貢院。」
「你知道的,我們的新式學堂和科舉不是一個路子。」
廖蒼扯嘴撇開關係,「我是正兒八經兩榜出身的進士,在科舉一途上走到頂端的人,什麼叫不是一個路子。」
話雖這麼說,但廖蒼並沒有真的生氣,心裡反而因為秋華年的這句「我們」有些自得。
廖蒼並不是一個恪守傳統的讀書人,他早早就意識到了科舉制度下教育模式的弊端,在杜家村做族學先生時,漸漸認可了秋華年提出的新的教育模式。
如果這種更有實踐性的教育模式在未來成為主流,他廖蒼就是第一位實踐此道的先生,足以名傳千古!
自得歸自得,為了掰扯待遇和薪水,廖蒼依舊保持著兩榜進士的矜持。
秋華年聳了下肩,選擇釜底抽薪,「我要提醒你,科舉一途的頂端是我夫君杜雲瑟,他都支持我的改革,你就別固守成規了。」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