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狀元家的卷王小夫郎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570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教學區的教室全部是能容納近百人的大房間,一間間連在一起,南北都開了窗戶保證採光,很像後世學校的教室。

秋華年希望接受基礎教育的孩子越多越好,所以在教學場地上,新學的教室明顯比普通私塾、書院大得多,一堂課可以讓近百人同時聽講。

宿舍區分為三部分,男、女、哥兒是分開住的,教書先生們需要住宿的,便去對應的區域,先生們一人一間屋子,學生們則六人一間,每個人都配備了單人床和高櫃。

活動區里包含的設施比較雜,有食堂、有可以借閱書籍的書樓,有擺滿書桌可以自學的「自習室」,也有一個精緻漂亮的小花園,一個能鍛鍊身體的校場。

秋華年年初把設計圖紙交給薊縣縣令賈因源,派出丙七和丙八兩位表舅監工,讓人加緊建造。

起初外人都以為齊黍縣主是想在自己的封地上造一個度假的大宅子,心說秋記六陳賺了那麼多錢,卻從不見縣主鋪張奢華,如今總算是知道享受了。

等學府落成,遠洋的艦隊歸來,秋華年放出新學消息,在整個大裕範圍內招收學生,先前以為秋華年是在建豪宅享樂的人全都傻眼了。

杜家村族學的孩子來了共十一人,由最大的十五歲的杜雲鄉帶領。

杜雲鄉的方向感和畫圖能力很強,能徒手在紙上畫出立體地圖,當年就給秋華年留下過深刻的印象。

兩三年過去,雲鄉從半大孩子長成了少年,文化課和算學都有不小長進,繪製地圖的技能更是強上加強。秋華年覺得,如果順利的話,雲鄉完全可以加入明年的出海艦隊,負責繪製海圖。

魏榴花應九九邀請,帶著全家人來了天津府,柚哥兒九歲了,後出生的弟弟也有三歲了,魏榴花和雲湖兩口子賣掉了杜家村的地,換了幾十兩銀子,在府城租房安頓下來。

從杜家村族學來的人中,有一個人本來不在名單里,秋華年看見他時,有些驚訝。

「雲康?你怎麼來了?秋燕嬸子和寶善叔呢?」

雲康和春生同歲,今年有十二歲了,當初在村里時,他還是一個每日和春生玩耍打鬧的小朋友,幾年不見,已經長成了一個文質彬彬的少年。

雲康在經學上的天賦不錯,寶善對這個兒子寄予厚望,壓上了畢生的夢想,希望他未來能中舉當官,光耀門楣,這樣自己也就是舉人老爺的爹了。

雲康沒去走世人眼中正經的科舉一途,而是來了天津府新學,著實出乎秋華年的預料。

雲康拉著肩膀上的布包裹,抿了下嘴,「是我自己想來的,大裕在變化,我想學習最新的知識。」

秋華年挑了下眉,沒想到雲康會這麼說。雲康一直很敏銳,擅長分析和判斷當下的局勢,做出有利的選擇。

一個十二歲的孩子能看出新學才是未來的趨向,比無數身居高位卻頑固守舊的大人物不知高出了多少。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