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狀元家的卷王小夫郎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579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大裕的農業水平在短短几年裡提升了許多,而對一個傳統的農耕強國來說,農業水平的廣泛提升,幾乎可以等比例轉化為國力的提升。

占城進貢的占城稻是已經經過上百年選育的優良品種,五月份種下,到八月末時,絕大部分南方種植區域的稻子便成熟了,照這個時間推算,很多地方種占城稻完全可以做到一年兩熟,乃至一年三熟。

而祝經誠在秋華年的提點吩咐下找回來的紅薯,更是逆天般的存在,不但畝產高達兩千斤,一鋤頭下去就是一大串,還不需要良田,隨便找塊犄角旮旯的地方種下就能生長。

這兩樣作物與大裕高超的農業技術結合之後,如同一陣驚天動地的晴日巨雷,在這片廣袤的大地上炸開數不清的花來。

秋華年翻過稅收,去看那些各個試種地統計上來的農家百姓過冬前家裡的餘糧數目。

每戶人家都有平均下來後每個成人不少於九十斤的主糧,條件好一些的人家會多留一些白米白面,條件差的則把精米細面全部換成了玉米、紅薯等更便宜划算的主食。

無論如何,九十斤的主糧已經夠一個人吃飽半年,撐到下一波成熟快的糧食收穫,或者天氣回暖後找到別的餬口的法子。

秋華年回憶起自己剛穿越來這個世界時,家裡只有一間破草房,房子窗戶漏風,地面全是坑窪,庫房裡只有幾斗糧食,孩子們餓的皮包骨頭,幾個月沾不到一點葷腥。

如果把當時的杜家挪到現在,哪怕家裡依舊只有孤兒寡母,只有三畝薄田,他們也能通過勞動吃飽穿暖了。

他的努力,他做的一切,在讓這個世界上普通人的生活越來越好。秋華年心裡閃過這個認知,唇角浮現出笑意。

當然他明白,這一切不是靠他一人做到的,杜雲瑟全力搭建的新政體系、從元化到昭新兩任帝王不打折扣的支持同樣重要。

除此之外,還有無數人默默奉獻,辛勤奮鬥,共同構築了如今華夏遍地谷滿倉豐,家家櫃有餘糧的盛景。

秋華年心裡高興,回憶起當年的事情時,順帶饞起了村裡的美食。

那時候他們手頭拮据緊張,遠大前程才剛剛開了個頭,一分一文錢都要精打細算,賺到錢隔幾日稱一斤肉回來,濃到實質的喜悅就在草房內外充盈。

當時他們最常吃的肉是「醃肉」,買一斤帶肥肉的豬肉回來後切成片,加蔥姜去腥炒出油脂來,用小火一直煨著,直到肉里的脂肪全部熬出來,變得乾脆有嚼勁,清亮的豬油在鍋里蕩漾,再把它們連肉帶油一起儲存進陶罐里。

每次做飯時,用乾淨的木勺挖一大勺凝固的豬油加肉出來,混合時蔬一起炒,就是一道美味的有葷腥的大菜。

秋華年越回憶越被勾起饞蟲,心裡像有幾隻奶霜在一起用毛茸茸的爪子撓痒痒,突然就很想在這個寒冷的天氣里吃一口熱騰騰的充滿鍋氣的咸香十足的醃肉。

他看向暖閣里的西洋鍾,這個鐘是新買的,原本那個更小巧精緻的,被秋華年捐給了天津府新學,作為教具使用。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