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家,即便是兄弟鬩牆,也不過是一姓之內的口角之爭,而皇家的兄弟一旦反目,死的何止百人千人,蕭慎當真大方,只為了阻擋他所謂的北境軍功,一出手便是三十萬兩軍資。
帳外的守衛有事奏報,蕭行放下手中的情報,把人放了進來,只是看那小兵臉上慌張的神色,蕭行便知道,是聖旨到了。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皇長子蕭行行刺乾明殿,意圖謀殺君父與太子,篡奪皇位,其罪當誅,今廢其懷安親王爵位,奪其震遠大將軍軍職,貶為庶人,由宣旨欽差押回京中受審。神威將軍尹毅暫領北征軍主帥一職。
聖旨短短數行,定的卻是蕭行不赦死罪,一朝至尊親王,如今等著他的,只有暗無天日的死牢了。
「蕭行,還不跪下接旨嗎?」
宣旨的隊伍人數不多,卻是全副的皇家儀仗,蕭慎不愧是他的同胞兄弟,蕭行作為主帥打下北境五城,即便他所帶的軍隊之中不少都是太子的人馬,可人心都是肉長的,經此一役,無數的兵士對蕭行心服口服,若是與蕭行正面衝突,就算蕭行本人沒有謀逆之意,底下的人會不會在此逆境的刺激之下生擁護蕭行之心,以至出現黃袍加身的情形,那可就不好說了。
因此,朝廷前來宣旨的使臣絕不能是武將,只能是文臣,且儀仗越齊備越好,唯有如此,才能以皇室威儀逼蕭行就範,讓蕭行明白,站在他對面的不是太子,而是整個驤國皇朝,只要他還姓蕭,他就應該對父君低頭,對朝廷低頭。
「大人說對了,這旨,本王不接,這罪,本王不認。」
前來宣旨的是御史台御史中丞張儀,在太子與懷安王的皇權之爭中,御史台一貫沒有偏向,這位御史中丞也並非太子黨,但是駱一鳴行刺一事發生在眾目睽睽之下,不由御史台不信,張儀奉旨宣詔,蕭行拒不受旨,豈非是藐視天威。
「蕭行,你謀殺君父,已是不忠不孝之極,如今你拒不受旨,可曾想過京城裡的柔妃?」
提起柔妃,蕭行心中一陣劇痛,他如今的境地已是如此艱難,留在京城裡的母妃,不知要受何等折磨。
如果他引頸受戮,就能換母妃安然無恙,他也能甘心就死,可是太子黨如今裡通外國,他倒下了,驤國徹底成為太子的掌中之物,北境又將如何?直到今天,他才終於看清楚,從一開始,太子就有意放棄這邊境五城,這一場北戎之戰,不過是太子和佐木納一起,為他蕭行掘好的墳墓。<="<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