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姚苕的記憶中沒有秦郎此人。
作者有話要說:
再說明一下:
本文全架空,不代入詩詞實際創作背景,所有詩詞故事都是作者虛構,沒有任何依據,僅供娛樂。
第2章 節婦吟-2
「六郎?怎麼淋成這般?」姚母驚詫,心疼道,「可別著涼才是。」吩咐身邊的婢子去向觀內借件乾淨的道袍。
秦郎立即喚住婢女,對姚母道謝:「不必麻煩,小侄無事,這點雨不算什麼。」
「哪裡能大意。」
「真的沒事,還挺涼快的呢!」頑皮的笑著抖了抖衣袖。
姚母沒有再堅持,忽然好似想到了什麼,拉著身邊的女兒道:「苕兒,這位是阿娘上次與你提到的秦三叔家的六郎。」
唐小詩這才從姚苕的記憶中搜尋到關於面前人的信息。秦三叔與姚父同鄉同窗同科,情義深厚。入仕後,兩人便南北分別,常年書信往來,兩個月前秦三叔調任京城,全家也都遷居長安。
秦六郎秦致是秦三叔次子,族中排行第六。其實他們小時候見過,是在老家,那時她六七歲,對方尚未滿十歲,是個頑劣十足的熊孩子,還將她欺負哭過,被秦三叔狠狠教訓一頓。沒想到一別十數年,相互都已經認不得了。
姚苕的記憶中,秦致長相不怎麼樣,甚至可以說丑,沒想到男大十八變,越變越帥了。
姚母見她發呆,笑著拍了下她的手道:「你是要喚一聲兄長的。」
唐小詩牽強笑了下,行個平輩禮,低聲喚了句:「秦六兄好。」心裡頭卻覺得有點彆扭。
秦致笑著回禮:「姚妹妹好。」抬頭朝周圍看了眼,笑問,「姚伯母,姚大兄和姚二兄沒有陪著您過來?」
「他們忙著,苕兒陪我過來。」
秦致點了點頭,別有深意的看向唐小詩。
剛剛在殿內說母親和兄長在後院,原來是在說謊,想必也是提防他故意這麼說,讓他有所忌憚,不敢輕舉妄動。
想來不覺有點好笑,她竟然這般小心。
唐小詩見自己謊言拆穿,有點尷尬,但剛剛不相識,對方看上去也非正人君子模樣,她撒個小謊也沒什麼錯,這樣自我開解,也就不覺得尷尬了。
「姚伯母,我送你回府吧!」
「不用,你一身濕透,快回去換身乾淨衣裳,別大意受寒了。」還頗為憂愁道,「讓你阿娘瞧見必然心疼。」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