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也不便再靠過去聽。
晚膳桌上,她藉故問了一句,閻萬圭沒好氣的道了聲:「婦人家什麼都問。」
「我是關心,若是有什麼事, 多個人多個主意。」她爭辯。
「你就巴不得家裡出事!」
唐小詩發現自己和閻萬圭三句話說不到一起去, 對方簡直腦子有坑。
「你就非將我的好心當成惡意嗎?」她駁斥。
「婦人家多嘴多舌!」
她還未開口再反駁,閻母在一旁幫腔斥她不要多問夫郎的事, 閻父不耐煩斥責都吃飯。
她強咽下這口氣,不與他們爭,無論自己多麼有理,遇到不講理的到最後都是沒理。
你們愛咋咋地!
她端起碗自顧吃了起來。
閻萬圭在家裡呆了兩天,她也對他愛答不理,這種臭脾氣的人,她看都不想看。她巴不得全家都去縣城,留她一人在祖宅內享清福。
閻萬圭一走一直到過年才回來,不似往年在家呆到上元節後才走,而是過了初五就說縣衙有事回了。
唐小詩知道他又扯著藉口,不知道和什麼狐朋狗友鬼混去了,自從在縣城買了宅院,人都要飄了似的。反正她也樂意見不到他。
過了正月,天氣暖和,全家收拾東西搬去縣城。要搬的東西比較多,閻父請了街坊鄰里幫忙,大大小小箱子包裹好幾車。
唐小詩第一次踏進縣城,四周打量著。街道比小鎮上熱鬧,叫賣聲此起彼伏,玉顏玉姿兩人坐在牛車的木箱上,看著什麼都新奇,喊她看這看那,這也是她們第一次進縣城。
縣城不算大,也不算繁華,不過是曾經出過一名鴻儒大家,加之如今朝中一名侍郎是本縣人,所以有幾分名氣。
初春陽光正好,街道上人群熙攘,偶爾還看到幾名書生模樣的士子,在街道上閒逛還不忘吟詩作對。
閻萬圭也讀過幾年書,通些文墨,但是沒有考出什麼名堂,所以托人在縣衙謀個小吏的差事。
當初舒父舒母之所以將舒恬嫁過來,一是看中閻萬圭是個讀過書的人,又在縣衙當差;二來是看中閻家寬裕聘禮豐厚。
但是舒恬這幾年似乎也沒怎麼享受到這兩點帶來的福利。閻萬圭雖讀過書,但並非是知書達理的讀書人,甚至還常常酗酒脾氣差。閻家有些田產,是不愁吃穿,可她依舊節衣縮食,身上的衣服還是幾年前的舊衣,每日累死累活伺候一大家子。
她輕嘆了聲,穿了幾首詩,身份不同,境遇不同,各有各的好,也各有各的不好。
幾駕牛馬車在一處安靜后街的院門前停下。她下了車,與眾人一起搬東西。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