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像一本普法故事會,深入淺出,老少皆宜,賣得不錯,隨後書肆又要了五冊。
二月初高氏祠堂也正式開工修繕,偶爾會叫高昭過去幫忙。
驚蟄過後雨水多起來,小雨老屋還能夠撐一撐,雨大了漏雨嚴重,遇上颳風,破敗的門窗潲雨。姐弟三人將床和桌子、柜子搬到不漏雨的地兒,用各種盆瓢瓦罐在屋內接雨。接滿了就倒掉。白天還行,晚上睡著了,第二天起來,地上全是水。
老屋都是夯土地面,滲水有限,泡了一夜水,地面泥水打滑。
夏日雨水多,漏雨只會更嚴重。
雨霽天晴,高昭去請老族長幫忙,請一位修繕祠堂的泥瓦匠,幫他們將老屋修一修,錢他們自己出,不用公用的。
修祠堂的錢都是他爹高明進出的,替他家老屋修個屋頂門窗是應該了,老族長哪裡會不同意。當天就叫一個泥瓦匠過去,順道讓自己的小兒子也過去看看門窗,能修就修,不能修換一副門窗也無妨。錢自不讓高昭姐弟掏腰包。
高明秋第一次踏進這座小院子,見到兩邊原本荒蕪的空地被翻了出來,還種了菜,一畦一畦,有的菜已經破土冒尖,瞧著還好幾種,要不了多久便能吃上。
以前沒瞧出來兩姐弟這般手巧,不僅能刺繡,能寫文,種菜也是把好手,院子收拾得井井有條,旁邊木棍上晾曬的衣服也洗得乾乾淨淨。這樣好孩子,擱鄉下人家,那都是當心肝寶貝疼的,偏偏遇到高明通這樣叔伯。
高昭給他們說哪裡問題,泥瓦匠搬著梯子爬上屋頂,很快找到漏雨的地方。高明秋也檢查門窗,門修一修還能用,窗戶上的木頭已經被蟲蛀朽,有幾處斷了,修起來麻煩,倒不如換新的。
泥瓦匠當天就將漏雨的地方給修好,高明秋回到家,打了兩個門窗,隔兩日送過來幫他們裝上。
修繕好的老屋住著舒心多了。
三月里,高暖估算舅母差不多臨盆了,只是如今不便去探望道賀,怕衝撞喜事,心裡頭卻惦念。
舅舅打小身子不好,和舅母成婚多年,好不容易才有子嗣,她只盼著母子平安,盼著舅舅身體康健。
舅舅家在田灣鄉,和石頭鄉雖同屬臨水縣治下,卻一個北一個西,隔著幾十里,繞道縣城要大幾十里,不繞道縣城,中間隔山隔河,往來更不方便。
她不能去道喜,舅舅倒是托人給他們傳訊。
來人是小堂舅,二十不到年紀。因父早亡,母改嫁,一直住在外爺家。以前跟母親回外爺家便會見面,性子溫和老實,少時就去外爺的裁縫鋪里幫忙。
小堂舅笑道:「母子平安,孩子和你們舅母一樣大眼睛,也有兩個酒窩。」
「那必定是個極漂亮的弟弟。」高昭樂道,舅母模樣就出眾。
小堂舅點頭,「是,你們舅舅說,等年底孩子大些了,來祭你們娘的時候,順道帶過來讓你們瞧瞧。」
提到亡母,姐弟三人心沉了一沉,但能見到親人,他們心中還是欣慰的。
路遠天黑前要趕回去,小堂舅不便多逗留,姐弟三人依依不捨送著小堂舅出村。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