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狀元郎棄子逆襲路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6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

自從過繼之事提出來,高暖姐弟也開始琢磨更姓改名之事。這個還是要提前想好。

俞家這一輩是「慎」字輩,既然過繼到俞家,俞綸作

為嗣父本該賜名。俞綸沒讀過多少書,怕起不好名字。還有一層顧慮是想到夭折的孩子,自己賜的名,最後孩子卻沒能長大成人,他怕把這厄運帶給這幾個孩子,就把起名這個權利交給他們自己。唯一要求就是「慎」字不能丟。

高昭先道:「聖人有言,君子敏於事而慎於言[1],我取『言』字,慎言。」

俞綸點頭道:「好,俗話說禍從口出,今後為人處世需得慎言。」

高暖道:「我雖是女兒家,卻也想用此『慎』字,此字可以警醒自己。」

俞綸無異議,俞家女兒名字裡帶輩分之字,也常有。

高暖思索片刻道:「小者大之漸,微者著之萌[2]。不慮於微,始貽大患[3]。我取『微』字,慎微。」

俞綸也覺得女兒家不比男兒,更需得謹小慎微。

最後眾人就看向下個月才滿六歲的俞慎思。論讀書他也讀了幾年書,只是於詩書方面只占了個皮毛,起名這種事對他來說還是困難許多。

高昭想要幫忙,俞慎思立即攔住,「大哥,我要自己起。」

高昭看他認真模樣,便有心想聽聽他能取出什麼名字,也算是考考他這兩年讀書的成果。若是不好,自己再幫忙。

俞慎思在聽到「慎」字輩,就已經按捺不住激動的心。這簡直是送上門的機會,自己可以沿用上輩子的姓名。

好似冥冥之中已經註定。

上輩子父母為他取名有點隨意,母親懷他的某日,走進書房,看到桌上的書頁被風吹翻,她去阻止,手正按在那句「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4]」上,於是他就有了姓名。

他笑著對高昭道:「我前幾日讀大哥的《中庸》,裡面有『慎思』二字,我要取這個名字。」

高昭拍著他小肩膀道:「大哥的書你能讀懂,知道什麼意思嗎?」

俞慎思故作懵懂地道:「做學問就應該如此,要謹慎而全面地思考,遇不解難題,既不能逃避,也不能一知半解而得意,需得思考透徹明白方可。」

「領悟不錯啊!」高昭拍拍他的小腦袋,「那你以後做學問能做到如此嗎?」

「能。」

「你既承諾,那就叫慎思,俞慎思。」

-

高明通回去後便差人送信進京,上元節後,收到了高明進的回信,和一份親筆書寫的過繼文書,上面已經簽字按了指印。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