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夫子的學問連……連高大人都稱讚過,絕不比府學的教授學問低。孩兒這次能夠院試考中,全賴蘇夫子指點。」
蘇夫子的學問,俞綸曾聽自己二姐誇過,此人有點來頭,不是縣中那些辦私塾的秀才能比,當年高明進還與其討論過學問,受益匪淺。
但一個人怎麼能與府學那麼多博學之士比。
俞慎言看出俞綸還是不願鬆口,又道:「孩兒若是去了府城,家中有什麼事,孩兒顧不到,事情都要大姐和小叔處理。大姐下個月及笄,小叔馬上要成親,孩兒不能把自己的責任都推給旁人。若那般,孩兒讀再多聖賢書,考再高的功名有何用。
聖賢有言,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若是孩兒連修身修德都做不到,連家中父母親人都顧不得,即便將來入仕為官,又豈能治理好一方百姓,做個好官?
爹,孩兒知道您是為孩兒好,為孩兒前程考慮。可俗話說成材先成人,立業先立德,孩兒想做個德才雙全之人,如此才不辜負爹娘、小叔和大姐的辛苦付出。」
俞綸本就不是擅長言辭之人,被俞慎言這一段話說得不知道怎麼接。但有一點他是認同的,成材先成人,立業先立德,孩子想成為這樣的人,他身為長輩應感到欣慰。
二姐就是遇到了無德之人,幾個孩子就是因為攤上了無德的生父,才會吃那麼多苦,他不能讓孩子成為那樣的人。
最後道了聲:「你既然考慮如此清楚,去縣學便去吧。」
與大俞村終於出了個秀才全村激動高興相比,高家就沉悶許多。
高晰未有考中。
自從府城回來,高晰就一直渾渾噩噩,書也不讀,文章也不寫,整日悶在房中。高明達本指望院試考中他能夠心情好些,如今落榜又是一重打擊。
蘇夫子曾言,只要他穩得住考中院試沒問題。他從幾年前就說一定要和昭哥哥一起考院試,縣試和府試過了激動好幾天,就等著院試一起考中,高家一榜兩秀才,將來兩舉人、兩進士。如今都成空。
高明達因為此事和高明通大吵一架。
高明通也後悔,晰兒是家中下一輩中讀書最好的,也是最有希望的,他未想到事情會弄成這樣。
他去看望高晰,高晰沒見。
高晰將自己關在房中兩日,誰去都不說話,飯也不吃,其母洪氏為此哭了幾次,將高明達兄弟三人罵個遍。
高明達擔心兒子出事,端著吃的東西進去,見到瘦了一圈的兒子,心疼不已,走過去半摟著兒子自責道:「是爹疏忽,不該讓外院的人跟去。爹的錯,下次你考院試,爹親自陪你去。」
高晰忽然哭出聲來,「大伯為什麼那麼做?是二伯新娶了二伯母就不要昭哥哥他們是不是?」
「別想了,你二伯也是為了咱們高家。」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