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處倒是距離安州造船場比較近。
朱薯育苗已經長起來,安州的氣候,再過十來日就能夠移植。當地百姓詢問俞慎思這個像紅蘿蔔的東西,是不是像蘿蔔一樣,以後要麼窖起來儲存,或者醃製曬乾。
俞慎思倒是忽略了這一點,便和當地百姓分享這種東西怎麼儲存,對於這個時代,最好的方式莫過於切片曬乾收藏。
隨後畫了一個專門切紅薯的人力手搖的切刀機器,這種機器切出來的紅薯不僅片薄,還省時省力。
切刀很簡單,村中有木工,不消一日就做出來,拿蘿蔔實驗,的確快很多。
移秧栽種時,萬壽縣縣尊大人過來。胥縣尊是個年近四旬的中年人,留著山羊須,身著布衣腳踩布鞋,頭戴斗笠,捲起袖子就幹活,手法乾淨利索,不比莊稼人差什麼,像個地地道道的莊稼漢。
另一邊同樣戴著斗笠的夏寸守經過指點,干起活來也毫不含糊。
俞慎思有經驗相對還好些,聞雷生疏許多,不斷朝他們打量,生怕一剪刀下去剪錯了位置,扒土插秧插錯位置。一個動作要確認好幾遍,儼然從來都沒有幹過農活。
俞慎思雖然也沒種過地,在高家村幾年,夏秋農忙還經常看到村民幹活,並不陌生。
「俞解元,這東西真能畝產幾百斤?」胥縣尊還是有些不確定。
畢竟新物種,大盛從沒見過。
俞慎思回道:「學生豈敢妄語,若是精心耕作,畝產將比稻麥翻倍。待過一兩個月這朱薯藤蔓長起來,葉子可以掐了清炒,是一道很不錯的菜餚。」
「這葉子也能吃?」聞雷好奇地問,將秧苗拿在鼻子前聞一聞。
「能,掐嫩的葉子清炒、燒湯或者做其他的吃食,和其他菜葉一樣吃。」
俞慎思一邊帶著眾人移栽一邊和眾人說移栽後一直到長成這段時間的注意事項。
他上輩子沒有種過地,對於朱薯的一些知識大部分來自高暉的傳授,還有一部分來自他的經驗。他知無不言,將自己知曉的全都傳授給村民。
移栽後,等秧蔓長起來俞慎思才離開長賀鄉,後面的事簡單,依著他傳授的經驗和書上的記載來,不會有大的問題。
同學三人一路向南去東南,想了解前些年遭受倭賊和海賊侵擾的沿海之地現狀。前年趙海川將軍領兵將倭賊驅逐出境,這一年多倭賊沒有再出沒,當地百姓不知生產是否恢復。
瞿永銘前年調任東南任知縣,去年瞿乘和大俞氏都去兒子的任地看望,今春還沒有歸來。
-
與俞慎思三人向東南去不同,兩個多月前遠在京中的程宣準備去西北,而在去西北之前他前往小院拜訪俞慎言。
俞慎言當日正值休沐,在家中整理高晰從西北送來的一些當地史料,程宣登門。
來人自稱是三弟的同窗,他也曾在三弟的信中見過此人姓名,稱讚此人腹中有乾坤,文章若雷霆,對其十分欣賞敬佩。他便請人進門。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