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點夏寸守倒是認可的,否則對方罵不出那番話來。
俞慎思又道:「他們雖然心繫百姓,然出身決定了他們最終不會真的和百姓站在一起。他們是高高在上的,帶著憐憫姿態來看天下百姓。觸到利益之時,或許就將天下百姓拋之腦後。
像你我這般出身寒微,才真正懂得百姓之艱苦,能真正站在天下百姓這一邊。」俞慎思自嘲苦笑道,「也許這就是我們這種人努力讀書,立志為官的原因。」
來自貧寒的人,才能懂得百姓所想所願。
夏寸守沉默須臾,搭上俞慎思肩頭,感慨道:「俞弟所言甚是,如果連我們這種人都不為天下百姓謀福祉,難道指望那些皇親國戚,權貴世家?」
俞慎思默契地拍了拍夏寸守。
-
一行人到驛站天色已晚。在堂中用飯時,聽到院中喧譁,原來是赴安州城參加秋闈的生員,坐在院中花架下納涼,討論文章。
從各自的文章,討論到上一科舉子的文章,難免要提到上一科
解元,對其文章大讚特贊。
親耳聽到別人背後這麼稱頌,俞慎思心裡有一絲暗喜。
幾名生員又聊到《科舉學報》,不僅對其上文章誇讚,亦贊此學報讓他們讀到了不少好文章。
「選的文章篇篇錦繡,且許多都是針對當下問題,對一些消息閉塞的讀書人來說,讀此學報上不僅能讀到好文章,還能知不少新聞。比如本月這期,提到朱薯,若非學報,誰知朱薯是何物?聞所未聞!」
其他幾人附和,紛紛表示到了安州一定要去見見這個稀奇的物種是什麼模樣,嘗嘗什麼味道。
隨後針對朱薯展開討論,自然要提進獻朱薯之人和試種之人。
-
堂內,坐在旁邊一桌的盛久朝俞慎思望一眼,詢問驛卒是否有本月學報,討要一份。
驛站秋闈春闈前往來學子眾多,學報都有學報上不僅有朱薯來歷和種植介紹,亦有如今豐收的情況,更有朱薯圖。
信息中赫然有「俞慎思」這個名字。
隨從聽完院中生員的討論,笑著對盛久道:「屬下對這位俞解元愈發感興趣了。年少成名,本以為會是個不可一世的桀驁少年,未想到還能沉下心研究耕種,帶著當地百姓培育朱薯,傳授種植經驗。屬下都迫不及待想見見這位俞解元什麼模樣了。」
盛久將手中學報遞給他,端起茶盞飲一小口,餘光掃過俞慎思,說道:「回京後你總能見到。」
「倒也是,他總要入京參加明年春闈,屆時必然有機會見其人。」
-
另一邊桌上,聞雷背對著盛久三人。聞言,轉身對隨從道:「俞解元不參加明年春闈,公子要再等三年了。」
隨從詫異。
「以他的文章才學,即便是上一科春闈亦有高中可能,為何明春不參加?」
聞雷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太過年少,總要沉澱幾年。」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