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仕祿者不納賦稅是定法,歷朝歷代皆如是,從未有士人納賦稅之說,這個想法著實大膽。但此法的確能夠遏制田地兼併,亦能增加賦稅。
然士紳納稅,必令天下士紳不滿,激起他們反抗。
皇帝沉默半晌,上前抬手虛扶一把,高明進忙謝恩起身。
皇帝轉身一邊朝殿內走一邊憂慮重重問:「愛卿可有具體之策?」
高明進亦步亦趨,回稟:「臣慚愧,尚未有具體實施之策,所以一直未敢奏稟陛下聖聽。」
皇帝頓步,回頭看著高明進,君臣十數載,他對臣子是了解的。高明進有才,然行事謹慎,沒有具體實施之策,在這個時候貿然提出得罪整個士紳的法子,其意已明。
皇帝回到御案前,放下繡爐,重新拿起剛剛禮部杜尚書的摺子,看著其上列出之人,道:「朕聽聞愛卿家中有晚輩參加此科會試。」
「是臣內侄。」
皇帝頓了下似乎記起來,「乙卯科南原省解元。」
「是。」
皇帝手指在摺子上輕輕點著,看著一排臣子,若有所思。
皇帝知曉高明進,高明進亦知皇帝。
郭閣老必然是舉薦他為主考官,其目的陛下和太子不知,他卻明明白白。
他再次稟奏:「不敢欺瞞陛下,臣之所奏士紳納其稅便是源於此子,其曾在臣面前誇誇其談國庫之事,提及『官紳納糧』,彼時臣以為荒誕,如今思來其言大膽,卻是最行之有效之法。」
皇帝點點頭,帶著幾分長者的口吻調侃:「初生牛犢不怕虎,朕倒是想見見這孩子。」
-
二月初六,是俞慎思十八歲生辰,亦是主考官最後選定之日。
從二月初四禮部提交名單到二月初六,短短兩日內,關於主考官人選在舉子們之間已經討論瘋了。
有的是想提前知曉主考官人選,了解主考官喜好,考場做文章投其所好,有的則是想走旁門左道。
春闈舞弊自古沒有斷絕,不乏考官與考生間通關節。
俞家也關注著考官的選定。
依著大盛定制,高明進亦可能成為今科主考官。
若是高明進為主考官,為了避嫌,俞慎思便要被取消此科會試,下一科再考。<="<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