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慎思上午受的氣這會兒出了幾分,堂內無旁邊,他沒有避諱。畢竟此策推行艱難,他能盡一份力還是想出一份力。他和高明進之間仇怨再深是私仇,自保的前提下,他不會因私廢公,便將自己的看法和盤托出。
高明進一邊喝著茶緩和自己喉間因酸茶落下的不適,一邊聽著俞慎思說,瞧得出面前少年不是只懂得詩詞文章,是有些才幹,假以時日會有大作為。
待俞慎思說完,他沒有為難俞慎思,讓其去忙自己的事,他將俞慎思所言整理出來。
-
俞慎思每天上墳的心情去戶部當差,高明進身心在新策上,沒有心思琢磨其他事情,沒給他挖坑,尚算順利。
下旬,戶部商議出一套田地賦稅實施詳細策略,上呈皇帝。
皇帝過目後,看出這次高明進沒有再藏著掖著,從各地清丈土地一直到賦稅繳納比例和形式全都有詳細章程。
皇帝特意問了一句:「俞修撰辦事如何?」
知曉皇帝看出他們姑侄不睦,高明進沒有偏袒,亦沒有故意貶損,如實回稟。
「做事勤懇,提出不少建議,因缺乏經驗,對朝政不熟,多數未經採納。倒是有幾處提議甚好。」於是一一道出。
皇帝聽他如此中規中矩的回答,微微頷首,「是要好好磨鍊一番。」便未再論此事。
-
隨後此策在內閣議論開。
以夏閣老為首的三位寒門出身的閣臣認為此策利國利民,而郭閣老等閣臣則認為此策打破歷朝歷代制度,打破祖宗定製,必然會引起軒然大波,令文人士子對朝廷不滿,引起士紳地主騷亂,不利於國家安定。
兩派爭執。
高明進作為此策的提出者,這幾天已經被朝臣們罵得體無完膚,連郭夫人都不敢出門。
但他如今不得不維護此策,堅決支持推行,與朝臣們為敵。
這日朝堂上針對此策又起了一場風波,散朝後,郭閣老將其喊過去,質問他是否考慮後果。
高明進豈會沒考慮,若沒考慮,他當初就不會費那麼大勁要將其推給別人。只是沒想到被那幾個孩子反算計。
如今他不得不認下這樁事。
他恭敬施了一禮,回道:「岳父大人,小婿知曉您所慮,然國庫年年吃緊,小婿身在戶部實在艱難。各部各地方都伸手要銀子,小婿實在無法。這些年戶部什麼法子都想了。若是再遇前兩年那種大災,朝廷連賑濟的銀糧都撥不出,小婿這個戶部侍郎也就做到頭
了。還望岳父大人能夠體諒小婿的難處。
如今取消丁稅,清田納稅,本就是利國利民之策。此策雖是小婿提出,卻也是陛下支持,岳父大人何必與陛下作對。陛下對此事很堅決,最後的結果必然推行。」
「老夫是為陛下考慮,為朝廷和大盛考慮。而你可有考慮你自己,可有考慮妻兒和高家?」郭閣老冷臉怒斥,得罪那麼多官紳士族,能夠有什麼好結果。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