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人布施,恨不能敲鑼打鼓,讓世人皆知,讓朝廷知曉,加以褒獎。
此人救助二十萬石糧食,卻默默無聲,甚至假託他人之名。
這還是大盛朝頭一回。
第120章
民間救助的真相一石激起千層浪,朝野上下議論紛紛。
人活一世,皆非聖賢,誰能真的做到不圖名、利?
這位隱身背後的慷慨義士,捐助二十萬石賑災糧,很多賑災糧都是高價購買,人力物力各種算起來,得好幾十萬兩。
這樣善舉,即便朝廷不獎勵個小官,也得賜下匾額以示恩寵褒獎,再不濟地方官員也得給建個牌坊,名字事跡編入縣誌後世流芳。
可這人偏偏隱身背後。
朝臣們猜測最多的就是商人。有的猜測是某個富商巨賈,想行善積德,又怕樹大招風,所以才不願透露身份。有的猜測可能是數家聯合,一家出幾萬兩,拼湊一起做此事。
提到商人眾人都想起來最近幾年崛起的海州商人,幾十萬兩對於他們來說的確算不得什麼。
眾說紛紜。
高暉聽到消息,回去後詢問沈路,沈路並沒有聽聞海州那邊有這個舉措。若是眾家聯合,沈家肯定會被告
知出一份力。除非是某家私下所為。
以他對眾位家主的了解,這種可能性不大。
-
朝廷在對慷慨義士的猜測□□諸國使臣陸陸續續入京朝貢,使臣中有諸國的文臣武將,亦有王子王孫。
高暉這段時間跟著范少卿,一邊幫忙一邊跟著學接待的禮儀規制。
接待滿加蘇國使臣時,兩方見面還沒來得及客氣,滿加蘇使臣中一位年輕人就開懷大笑著同高暉招呼,「俞二爺,三載未見,你已入朝為官,小王是不是當稱你俞大人……」一口流利的大盛官話。
一眾接待的官員全都被驚得愣住,紛紛望向高暉。
一來驚訝,啥時候高暉成俞二爺,俞大人了?
二來驚訝,只聽說高暉與滿加蘇打過交道,沒聽說交道這麼熟。
高暉在一眾目光中略有點尷尬,見到來使的名單,他就覺得肯定要出點「意外」,還真不負期望。
和外國使臣私交非常可不見得是好事,幸而他只是個底層小官,幸而對方是這位二王子。
他微微笑著,沒有和對方大大咧咧,依著接待禮儀,客氣回道:「在下姓高單名暉。」<="<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