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宣此人的身份,朝臣們大多知曉。兩河總督程遠岱長子,去年殿試二甲第一。程編修入翰林院後,便在白堯的手底下學習庶務。
兵部侍郎楊鋒此時附和,他是去歲會試主考官,對程宣在會試和殿試中關於兵事和西北之策的文章尤為欣賞。
皇帝也記得程宣去年殿試的考卷,關於西北之策一篇,與狀元文章並肩,甚至某一兩處見解還略深廣。
這二人殿試文章原來都是受俞慎言影響。
從去年的安西北策至今,他瞧出這位臣子胸中的才略,放到西北最合適。
最後皇帝道了句:「再議。」將此事暫擱,商議其他朝事。
朝臣們心中也大概有了數。
-
散朝後,皇帝回到御書房,命人傳俞慎言和程宣。內侍剛踏出殿門,瞧見殿外階下兩位年輕的青袍官員並肩踏雪過來。
內侍迎到階前,笑著道:「二位大人,陛下正要召見,你們這就過來。」領著他們朝著殿門去。
二人也是聽到了今日朝上所議此事,此來正為此,猜想皇帝也是為了此事。
二人這麼快一起過來,皇帝也知曉所為何事。
二人進殿時,皇帝正站在輿圖前,目光落在西北處。見禮後,皇帝放下茶盞,
招手讓他們近前,朝輿圖示意。
「說說各自的想法。」
二人相視一眼,程宣笑著回道:「稟陛下,臣與俞修撰的想法一致。外部攻伐,遠不及內戰消耗來得徹底。待各部分崩離析,各自為政,我大盛便可出面收拾。不過此間要提防各部投靠西域、烏斯,特別是外戎,挑起戰事。」
皇帝笑著點頭,望著輿圖上大盛西北廣袤的疆域,視線從西北各部的外圍逡巡一圈,然後從西域到烏斯,最後落到南海諸國。
二人讀出皇帝的心思。
俞慎言俯身請命,「臣不才,對西北各部略有所知,願前往西北以盡臣之能,為陛下分憂。」
俞慎言主動請旨,皇帝略感意外,打量了眼這個臣子,他也是今日方知這臣子境況。
雖國大於家,忠先於孝,然還沒到非要二者取一之境地,他也不是不近人情。
「愛卿家中父母妻兒如何安置?」
俞慎言這幾日已經思考過此事,「臣家中尚有長姐和幼弟替臣盡孝,臣妻出身武將之家,非囿於後宅婦人,明理知義,願與臣共赴邊疆。」
「如此深明大義的女子不多。」皇帝讚賞道。不愧是趙家的女兒,有其母風範。
程宣此時亦請命,願與俞慎言同往。知曉皇帝不會很爽快地答應,否則在朝上就已經有了定論。
他主動打消皇帝的顧慮,「臣母親體弱,難承西北風霜,弟弟欲陪母回京頤養。臣亦有私心,數年未見父親,如今父親無子女在側,臣欲侍奉跟前幾日。陛下仁慈,望恩准。」
皇帝沉默幾息,望了眼兩個年輕人,笑問:「你們倆這是商量好的?」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