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慎思笑了笑,身在朝堂,哪有臣子不揣摩皇帝心思的,除非是鹹魚躺平,像以前翰林院史館的黃典籍。只要還有點上進心的官員都會不由自主琢磨一二。
他嘴硬道:「這不是揣測聖意,這是想君之所想,為君分憂。」
李幀搖頭一笑,可不信這個說辭。他在小桌邊坐下,隨手拿起袖箭的組裝圖看一眼,又瞧了眼兒子組裝的袖箭,在圖上點了下,指出他組裝錯誤之處。
小久仔細對比,還真的出錯了,拆掉重新組裝,嘀咕道:「小叔叔設計的這個袖箭太複雜了,匠人們都說繁瑣。」
俞慎思拍了下小久的腦袋寵溺地道:「等組裝完成,你就知道繁瑣的好處在哪裡了,比上次白小舅舅送你的好數倍。」
李幀也拍了下兒子腦袋教育:「這是你小叔叔特地為你設計,保護你的安全,要好好謝謝小叔叔。」
轉頭又繼續和俞慎思說朝中的事情,「這時候那些御史們應該要動起來了。」
「是。」俞慎思回道,「自郭堅入靖衛司朝中已經有御史彈劾了。陳御史與高大人有過節,這些年一直參高大人,不過都是些細枝末節的小事。這幾年所參的又是和新策有關,陛下自是不予理會,如今倒是機會。
湯逢春對高大人痛恨,這二年一直尋高大人的錯處,他在江原任巡撫一年,和江原那邊有的官員還能說得上話。如今朝中出了這事,湯獲必然第一時間告知其父。
江原的官僚對高大人痛恨,但是他們很多官員都有把柄在高大人的手中,所以不敢輕舉妄動。但有些官員是太子和韓閣老的人,估計這會兒也都在琢磨這事。」
這群老傢伙對朝局風吹草動都十分敏銳,何況這麼大的事。李幀應了聲道:「不過,太子仁厚,不計私仇又著眼大局。若只是江原推行新策的那點事,太子應該不會反刺高大人。韓閣老與郭閣老一直不和,韓閣老又一直不滿新策,他應該會想著法子對付。」
俞慎思笑道:「我們只需要將高郭的罪行揭露出來,剩下的讓那些朝堂大臣們斗去,我們看著就行,免得摻和進黨爭里,禍連己身。陛下英明,大是大非錯不了。」
李幀認可地點頭。
旁邊的小久左右看了看自己父親和小叔叔,道:「這不就相當於向獸場裡放一隻狐狸,然後坐高台觀二虎爭食。最後狐狸死二虎傷。」
俞慎思和李幀聞言微微驚愕,相視一眼。
他們談論這些沒有避著小傢伙,就是想讓他現在多耳濡目染朝堂之事,畢竟他年歲漸漸長大,讀了幾年書,今後多半是要走仕途。本想讓他聽幾個詞混個耳熟,沒想到這小傢伙還聽懂了。
俞慎思好奇地問:「你說說誰是狐狸?誰是二虎?」
小久停下手上的動作,歪著腦袋很認真地想了想,最後搖搖頭,道:「我不清楚誰是二虎,但是狐狸肯定是高大人和那個姓郭的。」
「你小子行啊!」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