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殿內,高明進抬眼望向御座上身著龍袍之人,面色平靜威嚴凜凜。他回想起當年自己金榜題名進殿拜見的情形,猶似昨日,然已過去近二十載。當年他們都是未及而立的年輕人,如今皆時兩鬢生白髮年近半百之齡。
他一如當年俯身行君臣大禮。
皇帝此時也回想起當年第一次召見高明進的場景,一身狀元郎冠服,意氣風發,滿腹才學談吐從容自信。與此刻的憔悴滄桑全然兩副模樣。
那份認罪血書,這兩日他讀了幾遍,胸中的怒氣一直積壓。他將戶部交給高明進,卻滋長了高明進貪墨之心。
君臣近二十年,高明進知曉皇帝現在的怒氣,也清楚皇帝的怒氣不是見到認罪書才生。他再次俯身請罪伏誅,「罪臣乞請陛下賜死。」
「你的確該殺!」皇帝開口怒喝,想到認罪書上一條條罪狀,皇帝怒不可遏,「高明進,你答朕,何為臣職?」
這是當年高明進金榜題名時,皇帝問他的話,時隔多年,如今皇帝再次問。
高明進沉默兩息,答案一如當年:「為臣之職:輔弼社稷,安民興邦。」
「而你高明進身在朝堂多年,以權謀私,侵吞國帑,受賄貪墨,草菅人命!」皇帝拍著面前御案上的認罪書斥責。「朕觀你所為,甚為心痛!」
高明進緘默未言,卻因為心中情緒涌動,忍不住咳了兩聲,他忙為失儀請罪,然後回話:「罪臣未盡臣職,悔之已晚,有負聖恩,罪該萬死。」
這一舉動卻沖斷了皇帝的怒氣,注意到他手上的傷和面前以血和墨寫下的萬言認罪書。
身為臣子,他高明進這些年的確為充盈國庫用盡方法,從鹽鐵稅、關稅改革到獻計查抄貪腐;從對外貿易到清田納稅之策提出,每一項都利於朝廷和大盛之舉。清田納稅之策,更是變革歷朝歷代的納稅之法,短短几年成效已顯而易見。當年離京之前亦是為籌東南軍餉獻策獻計。
然,也正是這樣的臣子,十數年間貪墨白銀二百餘萬兩。
認罪書字字哀痛,字裡行間儘是悔恨,這幾年將所貪之財用於賑濟行善,確有悔過之舉。可他亦是拿著朝廷的銀子,拿著從百姓那裡搜刮來的銀子,拿著本就該用於百姓的銀子行善,此善是偽善,比惡更惡。
皇帝沉默須臾,問道:「甬城市舶司通倭走私之事,你是否知曉?」這是認罪書上提都沒提之事。郭堅現如今半死不活,無法審訊,甬城的官員又不知,這是他最痛恨之事。<="<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