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俞慎言又將這件事因果厲害都說得這般清楚,他們硬鬧下去有害無利。
宗老太爺身為最長者,還是率先開口,他道:「這事承文前兩年就寫信回來提過,說是利國利民的政令,他在地方上大力推行。春日裡又來信細細說明,我們宗家自是要支持的,該交多少交多少。」
宗老太爺起了頭,便有一位鄉紳老爺附和。其他人知曉逃不掉,既然結果變不了,與其別彆扭扭倒不如爽快些,給俞慎言兄弟二人的面子。
俞慎言見眾位老爺態度後,再次拱手道:「諸位老爺深明大義,心系朝廷百姓,為我臨水縣考慮,難得。」商知縣也跟著向諸位老爺客套一番。
眾位老爺陸陸續續離開後,商知縣轉身向俞慎言道謝。俞慎言按下商知縣的手,笑道:「是他們明事理,知輕重進退。」
商知縣略帶玩笑口吻道:「還得是俞大人出面,他們才想明白。下官在衙門中設了酒宴,望二位大人賞臉。」
-
幫商知縣處理完此事,俞慎言也不便在臨水縣多耽擱,陪趙寧兒帶著珏兒去寧州城。俞慎思等人則在臨水縣多逗留幾日。
俞慎思閒來在城中閒逛,有好幾年沒有回來,臨水縣城沒有多大變化。他不由地走到文韜書肆前。當年俞慎行將書肆要過去,後來抵債給高明達,高明達一家去西北,書肆被高家收回。如今書肆門上還貼著封條。
他在門前站了片刻,轉身時見到李幀,他調侃:「姐夫也過來懷舊?」
李幀朝後邊的人示意,幾個人走上前去撕下封條,撬開門鎖。俞慎思微愕,湊到身邊小聲道:「姐夫,你是不是有點猖狂了?咱們可不能目無王法。」
李幀笑道:「我從官府手中將書肆買了過來。臨水縣出了兩位狀元郎,鄉紳和百姓都越來越注重讀書,沒有好的書肆也是不成,而且自家開辦書肆,族中的子弟讀書也方便。」
「姐夫想得周到。」
這時下人已經一扇扇拆掉門板,裡面的凌亂一覽無餘,桌凳和書架上落一層灰塵。書肆的布局與當年略有不同,院中的樹也長粗一圈,樹蔭成片。
一晃十幾年過去,真的應了那句話——物是人非。
當年俞慎行為了他讀書向高家要了書肆,如今李幀為了族中人讀書再次買下此書肆,希望俞家後生亦不辜負。
李幀吩咐人將書肆清理收拾,他從安州妙悟書肆調一個管事過來做掌柜,又聘回原本書肆的夥計。
書肆這邊安排好,李幀和俞慎微便要去淳州,其他人同行前往安州。
臨別時,俞慎思特別囑咐俞慎初兄弟二人一定好好讀書,這幾日他有考俞慎初的學問,也看了他寫的詩詞文章,不出意外,明年縣試和府試問題不大。
俞慎初對自己也自信,「我還想像三哥哥一樣考個縣案首呢!」
「有志氣!」俞慎思拍了拍小少年肩頭,「但人外有人,不可懈怠。」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