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冷嗤一聲,對說話的大臣斥責:「你倒是看得開!今日端沙不滿鎮壓端沙,明日阿東和不滿鎮壓阿東和,西北靠不斷鎮壓治理?這與養癰拭膿何異?朝廷收服西北各部為何?」
大臣忙請罪不敢再言。
皇帝在御案前來回踱了幾步,最後命人去宣俞慎言。
-
俞慎言正與同僚在聊遼東邊防之事,內侍行色匆匆過來傳口諭,神情慌張。同僚也跟著緊張起來,鄧郎中忙問:「出了何事?」
內侍也不清楚殿內具體情況,只道:「陛下震怒,傳俞郎中過去。」
眾人心為之一緊,皆擔憂。俞慎言也略有些緊張,回想自己和俞家最近沒有什麼事,職方司也沒出事。若職方司出事,也該是侍郎大人傳話,而且不會只傳他不傳鄧郎中,他不敢耽擱,隨內侍過去。
來到大殿門口,小內侍劉南迎上來,簡略兩句話同他說了殿內情況。俞慎言大致猜到皇帝傳他是何事,去年他與姐夫已經料到,看來是要來了。
進殿便見到皇帝和幾位大臣的面色沉重,他不由得心情也略顯沉重。
皇帝見到俞慎言,怒氣消了不少,讓內侍遞給他兩份西北那邊送來的摺子。
西北治理不太順俞慎言去年就耳聞,本來異族就難治理,特別是西
北這種,內部矛盾複雜、與大盛矛盾又深,加之民風彪悍,更是難管治。但是他未想到這麼快就出了亂子。
看完兩份摺子,俞慎言便回稟了西北現況的緣由,以及自己的看法。
武力鎮壓是下策,這種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方法治標不治本。他主張經濟和文化上給予好處又加以控制,恩威並施。同時加強各部族之間,各部族與大盛之間聯姻,並輔助宗教信仰等文化方式,達成共同利益和認識,讓西北各族認同大盛,讓他們的後代漸漸淡化本族的認知,幾代後也就與大盛融為一體。此乃長治久安之法。
皇帝細問之下,俞慎言闡述具體措施。
皇帝沉默未作聲,旁邊的幾位大臣有的認同,有的提出疑問,俞慎言一一解惑,對於質疑據理力爭。
皇帝沉思片刻後問幾位大臣:「眾愛卿認為俞郎中此法如何?」
對於西北的情況,這些身在盛都的大臣自不及俞慎言了解,說不過他,最後被他說服。
夏閣老道:「一地有一地的治理之法,不能完全搬用西南經驗。俞郎中熟知西北各部歷史風俗,又與西北各部打過幾年交道,比臣等考慮周全。」
其他幾位大臣也附和。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