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楊昌其手中的錢財不夠了,他還真想再多買些。
最終,楊昌其為吳來兒帶回了萬石糧食。
按照每個士兵一天吃三斤米的吃法,這萬石糧食,都足夠五千兵馬吃上一個月了。
其他商人雖然也帶回了幾千石,可比起楊昌其帶回來的糧食數量以及買的糧價,卻要差了不少。
理所當然的,新成立的商務局局長一職,就落到了楊昌其的身上。
成了商務局局長,就等於有了官身,楊昌其自然高興不已。
不過他沒飄,還想著要趁熱打鐵,再帶一批貨物前往冀州進行售賣。
爭取趕在大司馬的那位親戚倒賣軍糧的事被發現前,再弄一批糧食回來。
對楊昌其的請求,吳來兒當然不會拒絕。
最近工廠可是又生產了不少香皂和鏡子。
為免一次性放出太多貨衝擊市場,導致香皂和鏡子價格下跌,吳來兒還有意限制了出貨數量。
物以稀為貴嘛,賣多了可不利於收割豪族大戶的韭菜。
至於生產出來的香皂和鏡子太多該怎麼辦?這不是還有海路麼。
等將海船造出來,他們就可以往更富裕的南方售賣了。
有了楊昌其等人帶回來的錢糧,已經足夠支撐接下來的戰爭消耗了。
再加上經過一個多月的訓練,新兵的戰鬥力得到了極大的提升,吳來兒便決定跟東邊兩縣直接開戰。
留下兩千兵力繼續駐守余名和安羅,吳來兒帶上三千人馬就出發了。
那兩縣的縣令當然知道余名縣跟安羅縣發生的事,也知道紅巾軍最近已經瞄上了他們。
只是知道是一回事,能不能抵擋得住又是另一回事了。
因為被紅巾軍隔絕了跟京城的聯繫,兩縣連求援信都送不出去。
他們本身的守衛力量又嚴重不足,如何是進行過嚴格訓練的三千紅巾軍的對手。
哪怕有聽聞余名安羅兩縣富戶地主慘烈下場的大戶們的支持,還是沒能抵擋多久。
在攻下這兩縣後,吳來兒複製了先前打下並治理安羅縣和余名縣的經驗,將兩縣但凡做過惡事的富戶地主們犁了一遍。
然後把從這些人手中收回的土地,重新分配給那些無地之人。
分了地後,紅巾軍很快獲得了兩縣人民的支持。
而後,被吳來兒培訓了一段時間的造船工匠們,就抵達了靠海的呂澤縣。
其實早在十多年前,呂澤縣也是有一處造船船塢的。
只是隨著王朝的沒落,逐漸荒廢。
在這處荒廢的船塢基礎上,吳來兒不僅讓人建造了新的船塢,還擴大了船塢面積,並運來一袋袋水泥進行澆築。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