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宋市井人家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7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老夫人先夾起一個葫蘆。

為了讓那小丫鬟看清楚,她還特意用筷子從中夾斷。

這下大家都看清楚了,葫蘆當真是假的,裡頭還有紅色的餡料呢,看樣子應當是紅棗蜜豆餡。

老夫人夾起半個葫蘆送進嘴裡。

先是清涼的蜂蜜味道,卻不是一味的甜,有點林檎①的微酸,想必是加了林檎果醬,可見這做菜之人用了心思。

嘗過了外面裹著的醬料再嘗葫蘆主體,嘗到了小米黃米的滋味,卻很軟糯。

外表絲毫看不出來,想必是做飯之人將黃米小米都上了石碾子碾碎,又過濾過捏成葫蘆形狀,從外面看是半點都看不出來。

最裡面的紅棗蜜豆餡則甜而不膩,帶著醇厚的香甜。

整體吃上去綿軟,細滑,似乎在吃一塊雲朵。

老夫人年紀大了,最喜歡甜軟香膩的味道,因此這道菜算是很合她的胃口,她吃了半個,還要夾起另外半塊。

卻被大兒媳婦阻攔:「娘,這半塊您就別吃了。」

二夫人嗤笑一聲:「大嫂,這是捨不得這幾口糧食啊?」

陶老夫人也看大兒媳婦,人老了力不從心,猜疑心也就變重了。

陶大夫人沒理會弟妹,只跟老夫人解釋:「這些粗糧經不起多吃,難免傷了脾胃,再說黏黏糯糯進了胃不好克化,上回鄭郎中不還叮嚀讓您少吃糯米等物嗎?」

陶老夫人想想,也是這麼個道理,她不喜歡大兒媳卻把郎中之話奉為圭覆,因此聽話放下筷子,卻看另外一道菜五香夾干牛肉。

葉盞做這的這道菜有點像現代的蒸扣肉,只不過是將豆乾紅燒加了醬油之後充作牛肉,取得就是濃墨重彩之意。

原本她的素菜都是色彩淡雅的,可來到陶家聽說了陶家底細後臨時改了主意,加了一道濃油重醬的菜式。

果然陶老夫人一吃這道菜就大為讚嘆:「用料足!滋味重!」陶家從前是商戶,當家太太們都節儉,做菜喜歡咸一點這樣能少吃菜多下飯。

厚厚的豆乾塊提供了牛肉一樣的口感,柔韌渾厚;芋頭則軟爛,兩種不同的口感加上濃厚的醬料勾芡,讓人慾罷不能。

陶老夫人很喜歡這道菜:「有牛肉宴客,這道菜在席面上也上檔次。」耕牛不許宰殺,市面上牛肉少見,因此價格高昂,宴席上有牛肉,雖然是假的也有面子。

別笑話她老人家虛榮,殊不知鄉下宴客還有用木頭雕刻成的魚和豬肉塊呢,紅白事廚子澆上醬汁,來客在木魚上扒拉扒拉,用筷頭蘸點醬汁送進嘴裡,就當是吃過魚了。

陶老夫人又夾了一筷子,年輕時捨不得吃牛肉,年老了牙口嚼不爛牛肉,這道菜正好合乎她的心意。

眼看她連著吃了兩道對手的菜,二夫人急了,人在飢餓和吃飽時對菜餚的評價能一樣嗎?這都吃飽了還怎麼評判?<="<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