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裴家累世官宦人家,要說富有的話自然是比不上京中巨富,但也算是家底殷實。
據說比葉家姐妹上次去的陶家還要背景深厚,怪不得上次裴老夫人說話時,陶老太太也能聽得進去。
裴老夫人與兒子兒媳並不住在一起,
據說裴老夫人原本要兒子娶自己娘家侄女,奈何兒子與另一個小娘子感情甚篤。
若是旁人也罷了,這小娘子是裴老夫人死對頭家的女兒。
裴老夫人勸不住兒子,便放出話去,若兒子執意要娶那女子,家里的財產便不要再肖想。
裴老爺是個硬氣的,請裴老太爺出面幫忙定親娶親,就此放棄家中資產,搬離了出去。
他攜了妻子去了外地赴任,後來又升遷回京,每日晚上都會來門外向母親問候請安,一日不缺。
可裴老夫人一面都不見,後來裴老太爺去世後她更加深居簡出不怎麼見外人。
玉姐兒邊洗金橘邊感慨:「聽說過男子聽老娘的打老婆,卻沒聽說過男子為了老婆忤逆母親的。」
男人嘛,有錢便是娘,像裴老爺這麼個人算是異數。
又感慨:「裴老爺沒聽親娘的,裴老夫人也有不對,怎麼會與自家兒子生分成這樣呢?」說著還飛快往嘴裡塞了一個金橘。
葉盞搖搖頭:「放在咱們葉家,就好比金哥兒執意要娶何蘭翠女兒,娘不跳起來才怪呢。」
玉姐兒想到宓鳳娘在家剁蘿蔔時都要把蘿蔔喊成何蘭翠的名字,哆嗦了一下,立刻就能共情了。
「不過官場人家都講究體面,鬧那麼僵也是少見。」葉盞將金橘對半劈開剔去籽粒,「也就是裴大人孝順,不論寒暑都守在門外請安,否則還不得被政敵參上一本?」
上回那個陶家,大房明明被老太太壓得喘不過氣來,卻因著一個孝字不能動彈,只能忍辱負重。
卻不知道裴家這麼明目張胆的與老夫人不合,是如何堵住政敵嘴的?
在玉姐兒的八卦下葉盞很快知道了緣故:
原來裴宅比她想像的還要大,府邸分為東西兩面,
杏花巷這邊的門是原來宅邸的一個小側門,當初老夫人生氣,叫了泥瓦匠將兩院聯通的地方砌磚給堵了,連著的門也都上了鎖,自己又在杏花巷這邊另外開了一扇大門。
外面看上去,老夫人仍舊住在裴府,深居簡出,裴家宴飲老夫人都對外宣稱自己年歲大了專心禮佛,親友人來訪也是從裴家正門進來送到西院,因此居然也沒露餡。
葉盞了然:「所以這位老夫人生氣歸生氣,到底還是留了慈悲,沒把兒子的路給堵死。」
否則她跟親戚哭訴或是去開封府告狀,誰能攔著?裴老爺的官途只怕當時就能到頭。
兒子不按照自己心愿行事,老夫人也就只是拒絕不見,既沒有當面阻撓又沒有影響兒子仕途。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