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道菜原本就是大宋人熟悉的一道點心,可是店主明顯改良過方子,讓它更加甜酸可口。
選用了山野中新鮮的沙果②,挑揀出其中佼佼者。
只要紅艷艷的,外皮有疤痕的,有黑點的不要,不夠圓的不要。
沙果上挖一個小洞,放羅漢果、甘草片和冰糖煮熟,讓沙果沾染上清甜的滋味。
葉盞在做這道菜的時候,覺得沙果挖個洞有點像後世的山楂水果罐頭。
趁著上鍋蒸熟的時候開始調製餡料,松仁、榛子等各種堅果餡磨粉加上蜂蜜一起調成混合物,填入沙果的小洞上鍋蒸熟。
葉盞自己給這道菜取名——五仁月餅餡釀罐頭山楂(宋代特供版)。
高油高熱量很符合當今時代的口感喜好,所以很受居民歡迎。
被葉盞加工改良之後,微酸的沙果與甜膩的果仁完美融合,保持了甜度但更多是用羅漢果這樣的果糖味道,用水果淡淡的清甜代替冰糖的甜度。
這樣既能滿足大宋人民的味覺,又能多一抹山野果實的野性。
吃完大奈糕之後味覺頓覺被打開了,湯大人又吃起了一塊烤鵪鶉。
剛才他就聞見了,
店主把鵪鶉褪了毛,收拾後用鐵簽子串起來,在門口的烤架上點了果木炭在烤制。
果木炭的香氣熏到鵪鶉上,鵪鶉漸漸烤得冒油,散發出陣陣香氣。
吃起來先能嘗到外面焦黃的外皮,果木的香氣已經盡數熏進了鵪鶉骨肉,有濃厚的熏制香。
湯大人吃得不亦樂乎。
裴昭則在端著湯盅喝一份鷓鴣盅。
這鷓鴣盅是將收拾好的鷓鴣,立刀好後和臘肉骨頭、白菘放入盅中隔水燉蒸。
湯盅中本身加了一點水,再加上燉盅上加了瓷蓋,所以蒸汽半點都進不去盅中,裡頭的湯全部是白菘和肉汁,很純很濃。
醇厚的鵪鶉,搭配上咸鮮的臘肉和微甜的白菘,讓整盅湯水變得滋味濃厚鮮美,每一口都充滿了山野氣息,讓人沉醉。
蒸青魚③是將新鮮從鄉下撈出的青魚洗乾淨,用陳酒、醬油幾盞,上面蓋上蔥姜蒜調味料和筍香菇等增鮮的東西。
這方子是葉盞從李漁那裡抄來的方子,不得不說,這樣子處理過之後,魚味更加鮮美。<="<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