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盞這才知道宋朝的媒婆不是簡單的拉郎配,還要涉及一些司法條文,掌握類似宋朝《婚姻法》的條文。
沈娥這單案件麻煩些,有兩個問題:一是過繼女的資產,二是尋常的嫁妝清單。
她既然認了原公婆古氏為爹娘,宓鳳娘便牽頭請了宗族、里正等人辦了認親儀式,還要去官府修改戶籍,做好備案。
這時候沈娥成為了古氏的女兒,而且是女兒中地位最高的嗣女。
宋朝女兒分為在室女、歸宗女、出嫁女、嗣女,每種情況可繼承的財產完全不同,但都有對應的繼承權,葉盞想起現代許多父母嫁女兒就給一床被子四件套做嫁妝的行為,再次覺得也不知道誰才是古人。
而且《宋刑統》里規定,養女和親生女兒在宋朝具有完全平等的繼承權。所以沈娥過繼後對二老的財產具有了繼承權。
古家跟沈娥多年相依為命,對她早就依仗如女兒一般,因此對招贅之事也決定大辦。
沒想到宓鳳娘對這些法律條文頭頭是道。
「娘,您不識字,哪裡會記下這麼多條文?」葉盞好奇。
「靠腦子記啊。」宓鳳娘不以為然,「你看你們兄妹那個不是腦子靈光、學東西很快,還不是隨我?」
這倒是真的,家裡兄弟姐妹雖然都沒科舉的,但各個腦子靈活。
「那……二哥呢?」葉璃的聲音響起。
「銀哥兒……」宓鳳娘一時語塞,但很快就找到了原因,「他隨你爹。」
銀哥兒剛踏進房門,就聽見有人在提及自己姓名:「娘,您找我?」
宓鳳娘:……
葉盞趕緊把話岔開:「二哥,嘗嘗這份醃梅。」
宓鳳娘最主要盯著財產,在最重要的「定貼」環節她格外看重。找了女兒兒子一起幫自己看,看再三檢查確保無誤。
定貼要寫明男方祖上三代姓名和職業,還有定親的排行幾,什麼時候生,主婚的是哪位尊長。
葉盞看完這個後表示這定貼寫得太過清楚,讓古代言情劇許多錯嫁的橋段都無法開展了。
劁豬匠的定貼上還寫明了他帶入女方的財產。他也算小有資產,有田產幾畝,鄉下房舍兩間,還有個李子園。
在鄉下也算殷實中農了,這樣人家倒願意為了沈娥入贅,可見對她用情倒深厚。
沈娥的定貼也差不多格式,寫明了自己財產。
這是為了防止以後和離時候有糾紛。
其實還有一種法子,就是寡婦直接招接腳夫,沈娥繼續以寡婦的身份招贅一個贅婿,贅婿承諾供養前夫留下的父母,便能得到部分財產繼承權。③
但宓鳳娘打聽到沈娥公婆還有宗族後,便勸沈娥打消了主意,寧可麻煩些成為承嗣女。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