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盞索性又推出了那位文人同款的套餐,菜式安排與那天一模一樣,果然又賺了一筆。
再者中秋宴的成功讓葉家酒樓名聲大噪,再加上如今是秋季,許多人都有吃螃蟹的需求,聽聞葉家酒樓的螃蟹做得好,索性都來酒樓吃螃蟹宴。
葉盞便又推出了全蟹宴。
就這樣,到了年底葉家酒樓賺得的錢已經夠買一處院子。
葉盞便按照原計劃,去尋中人推薦房屋。
中人自然知道葉家酒樓的大名,見兩位老闆光臨,早就樂得合不攏嘴,聽聞她們的需求後便將手頭合適的院子都拿出來給兩位挑選。
第119章
葉家一家人出動,挑了幾家,最後都瞧上了一座院子。
這是座四合院,雖然不大,但倒座房、耳房、後罩房一應俱全。
中人殷勤介紹:「這院子的大門沒設好,所以放在如今都沒人買。」
這院子的前主人篤信一位大師指點,將大門放在了中軸線上,與風俗不同,所以無人問津。
葉盞到了大宋,發現本地人一般習慣大門並不放在院子中軸線上,不能「開門見院」,而是講究含蓄,將正門放在正面偏三分之一處,還要設置影壁,講究進門不可見到影壁之外的院子主體。
大門正對影壁,往左走,便到了外院,一排倒座房面朝外院,後牆與大門齊平,可用於放雜物和供門房住。
葉大富咂摸了下,盤算著以後可以在倒座後牆開個窗對著外面街道,也能改制成鋪面做生意。
二門與大門不同,是在中軸線上,講究一個聚氣。
過了二門就是從外院進內院。左右為西東廂房,正房兩側還有耳房。
院子寬敞,陽光明亮,宓鳳娘嘴上挑著毛病,心裡卻已經規劃上了:將兩側廂房分別隔成三間,五個子女各住一間,還空出一間做書房。
正院後面還有一排後罩房,還可以收拾出來賃房。
這是一座磚石主體房,木頭做框架,中人敲著牆磚介紹:「這麼結實的房子少見。」
房頂是青瓦,宓鳳娘特意使喚銀哥兒尋了梯子爬上去瞧瞧瓦片新不新、可有破損。
中人:……
從未見過如此認真檢查的客人。
他擦擦汗,更加打起十二分精神介紹:「諸位客人放心,這是前房主用來養老傳子孫的房子,自然建造的無比堅固。」<="<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