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如此就安心住著,等過了年我就去帶著族長里正去幫你和離,將你的嫁妝奩產拿出來。」
「他家資財多賴你才發家,若是運營得當說不定還能分他一半的家財。」
葉盞在大宋待得久了,也對大宋律法很是佩服,像靠著妻子嫁妝起家、妻子跟著經營多年才發家的情形,法官會酌情判一部分家財給妻子。
聽說能得傍身的財產葉大福有了些底氣,止住了抽噎,便挽起袖子去廚房裡幫侄女們幫忙做晚飯。
葉大富則小聲謝妻子照料姐姐,宓鳳娘不以為然:「謝什麼,到底咱家是她娘家,難道眼睜睜看著她無家可歸?」雖說大姑出嫁時已帶走了不菲的嫁妝,但畢竟是兄妹,能照應就該照應。
過幾天葉大富就帶著葉大福回了趟葉家村,耽擱了兩天再回來時已是滿臉喜色:「這回幫大姐討回了公道。」
雙方拉扯了兩天,對方得知了葉家如今兒女們都有了出息,再加上宓鳳娘做了官媒還是長公主府上的座上賓,便將過去那些嘴臉收了起來,甚至還想跟葉家繼續做親家。
奈何葉大福這回終於醒悟,死活都不願意回去,堅持要和離。
和離時除了將自家嫁妝討了回來,還額外得了不少家財。
姑母兒子先是暴跳如雷怒斥親娘,得知分了家產後又轉而對親娘喜笑顏開,他娘就他一個兒子,這錢財不還是他的?
可是葉大福半眼都沒看兒子,請葉大富將自己分到的田產鋪面變賣掉,除了留在葉家村爹娘陪嫁的土地,其餘金銀細軟直接帶著回了京城。這下她那兒子徹底傻了眼。
葉大福這回是鐵了心不原諒兒子,到汴京就在葉家旁邊買了個二層小樓,樓上收拾了住人,樓下打算開個店鋪餬口:「葉家村的田產請大哥幫我照料,產出扣除給大哥的酬勞後剩下便攢著做我的養老錢,如今開的店鋪權當生活開支。」
也不知她受了多少苦才能有今天的決然,葉盞幾個便也仔細幫她參詳:「不然開一家糖蜜棗兒作坊、諸般糖作坊?」
買糖霜鋪買了蔗漿、糖冰在鋪子裡加工成糖果出售,汴京城裡不少糖蜜棗兒作坊、諸般糖作坊,百姓也都捨得花錢買糖。
葉盞隱約記得白糖製作法,話說回來如今市面上的白糖全是微黃色、微紅色,因為提純技術不達標,沒有讓白糖變白的法子。
可以想見在這時候發明白糖變白朮,定能在市面上大賣。
奈何葉盞對這件事的了解水平只限於趣味小故事上工匠無意間在蔗糖漿中倒入了泥水,並不知道細節,所以無法推廣。
不過以她現代人的知識,教會大姑一些棉花糖、牛軋糖、奶油糖、果丹皮之類的糖果,定然能獲得客源。
「要不然開個砂鍋鋪,什麼迎霜兔、三鮮丸子、白菘豆腐、野雞崽子燉山菇砂鍋,諸樣砂鍋都可以教會你。」玉姐兒也跟著出主意。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