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喵?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027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遠比小絨毛最初想像的要多。

簡直難以相信這是一隻嬰兒能分享的信息量。

原主聽見的、看見的,小奶貓不理解,但記下了很多。

其中出現頻率最高的一個詞是「廢物」。

這是對原主這樣自出生起便一次人形都沒有變過的獸的稱呼,也是對白薇那樣曾經能化出穩定完美人形、但現在不得不用貓形出門的墮落者的稱呼。

廢物在這個社會中甚至不具備最基本的公民權。

小絨毛還發現,白薇對兒子的擔憂比原主感受到的更多。

因為原主除了沒變過人形外,還有一個巨大缺陷:沒說過人話。

「說人話」是不能化人形的獸人與普通野獸之間最大的區別。

當遭遇殘酷對待時,說出人話至少還能讓它們這些賤民表明自己有化為人形的機率。

不少時候這甚至直接等同於活下去的機會。

小絨毛觀察記憶中白薇的態度,發現:如果是純人形,出生兩個月不會說話很正常;可如果是純獸形,一個月便至少應該學會叫媽媽了。

而純獸形的原主快兩個月了,依然只會「咪」「喵」。

白薇為此很恐懼,又帶著一些僥倖。

她恐懼於自己可能生出了一個純粹的野獸,僥倖則是想著自己的孩子也許其實有化人形的能力、只是顯露得比較慢。

白薇在租屋中對自己的孩子近乎催眠地嘀咕過:

「以前出現過,出生頭一年一次人形都沒有變,但滿一歲後直至老死,都一直是人形的情況。」

「對,出現過。也許我的孩子也是這種情況。」

「我們白家,還有孩子的父系家族邢家,都是人形基因強大的家族,我不可能生出純野獸的。」

「對,不可能。」

也許曾經的原主真有這種機率,但負司員工小絨毛接手這個殼子後,機率就歸零了。

小絨毛確定,這殼子現在的參數已經貼合了它的魂體,而它的魂體從來沒有變人的屬性。

小絨毛:我就只會是一隻貓,沒有變成人的機率。也不稀罕那種機率。

本有機率高貴的原主為什麼會放棄這個殼子呢?

所有願意與情緒場交易、出借自身殼子的生物可以說都只有一個理由:自己撐不住自己的生活、生命了。

小絨毛:

這樣的生活條件,這樣的母親,再加上很不友好的鄰居、血親和陌生人,一個不到兩個月大的幼崽,真是太容易瀕臨死亡了。

如果原主不與情緒場交易,它現在應該也已經死了,依然不存在未來變人形的機會。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