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那回便真安排了恐怖類快遞員來。
接著不到一周, 這批恐怖類快遞員被投訴到送回原廠。
順便一提,現在這批萌寵類快遞員, 很多的內部構架是直接使用恐怖類快遞員的, 只換了身皮。
畢竟二者使用領域、功能完全一樣, 顧客也從來沒有挑過它們基礎功能的錯處, 顧客們在意的就只有那身外皮。
小絨毛:膚淺的人類啊。
在走進倉庫的瞬間,小絨毛深感意外地收到了來自它本場所用殼子原主的、極為詳細的記憶。
這殼子原本是一隻成年流浪貓。
在長期忍受住處與食物的不穩定後, 它經過觀察, 產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假扮機器。
該想法的依仗是:現在有很多機器做得越來越像真動物。
原主在對比了貓外形機器從事的多種工作後, 覺得快遞員是最容易讓它假扮成功的。
因為這份工作是每天在一個不算太大的區域內沿著較為固定的路線跑。
過程中雖然會接觸很多人,其中還有不少會頻繁重複接觸——比如部分單位的門衛——但這之中的絕大多數人對它的印象都只會停留在「這是一個快遞員」。
他們可能會對它臉熟,會熱絡地與它打招呼, 但不會很仔細地探究它的細節。
它每天在固定的、熟悉的區域中打轉, 卻不需要與哪個人類長時間相處,這就大大降低了暴露的風險。
這份工作讓原主看好的另一個點在於,很多地方的機器快遞員工資是日結。
每天送了多少單貨, 下班時就會拿到相應的抽成。
如果不想幹了, 今天辭職明天就可以不去,甚至上午辭職下午就可以離開。
原主覺得, 這樣當自己身體狀態好、天氣舒適時,便可以多送幾單、多攢些錢。
等天氣糟糕或者自己生病時,就少送幾單,或者辭職。
因為是按送件數量付工資,所以派送點對機器快遞員每日的工作量沒有很嚴格的要求。
——當然,這可能也是因為機器程序里沒有「偷懶」這個概念。
一般一個快遞派送點的機器快遞員的送貨能力是按大型節日前後的送貨量上浮百分之二十左右配置的。
這配置用在日常時意味著,機器快遞員只需發揮頂多一半的能力便足以送完貨。
即,哪怕某日有一個機器人摸魚到一單不送,該派送點其餘機器人也肯定能把當天的貨送完。
總之,經過種種分析,原主覺得,扮演機器快遞員有助於它自行掌握每日工作量。
畢竟,原主很清楚,它不可能和真正的機器一樣無休止地持續工作。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