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就不一樣了,這米粒飽滿不說,數量也很可觀,田地里侍弄的好的人家,一畝的收成差不多接近五石,即便是那懶點的也有三石半左右。
這次各地的稅收相比起去年增產不少,整個州府全都大豐收,宋予歸滿意點頭,這樣算算,除了要交的稅收之外,剩下的糧食一定能夠買個好價錢,百姓的生活也要好起來了。
安慶府已經在慢慢變好,溫飽問題解決,接下來就是精神層面的問題了,他準備建學校。
他先前在和孟書寧談安慶府的發展問題時就想過,安慶府現在當務之急是要解決百姓們的生存問題,之前巡視查看有無貪官是第一點。
一個地方想要發展的好,除了要有好山好水,更重要的是要有好官,不然再好的條件也是無用。
貪官手下多冤魂,這話一點不假,九香縣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那個貪官的手下有多少無辜百姓喪命,多少人被他逼的妻離子散,商人也不敢做多大的生意,整個縣城宛若一潭死水。
這第二點就是要根據各個州府的條件和特產做出計劃,讓百姓們能夠多幾個能夠賺錢的機會,再將田裡糧食的產量提上去,百姓們也就能寬裕很多。
這個時候再來提關於讀書識字方面的問題也就更加簡單了,吃飽喝足自然也就有多餘的精力和錢財能夠豐富精神世界了。
第136章 安慶府
雖說已經決定要建學校了, 但也沒辦法馬上實施,學院的選址宋予歸最後還是決定沿用官學,其次最重要的就是學院夫子。
祈州能找出來有資歷能教學子的夫子倒是有幾個, 但願意教女子、小哥兒的基本沒有, 不然之前他也不會寫信去求助孟書寧了。
之前念哥兒在的那個私塾倒是收女子跟小哥兒,但那邊只教他們識字, 教的書籍也都是那些規勸女子、小哥兒要遵從丈夫之類的。
念哥從前開蒙時就是由宋予歸他們教的,跟書院的教導方法一樣,再加上宋予歸他們有意引導,念哥兒自小定下來的觀念就是男女小哥兒平等,女子、小哥兒一樣可以報效國家。
在京城時讀書的書院也是專門培養女子小哥兒的書院,所學內容跟男子的書院差不多, 所以念哥兒也沒覺得有什麼不同。
祈州這邊的書院是李錦自己找的, 一開始那個私塾的夫子保證過女子小哥兒這邊教的內容跟男子那邊差不多, 結果念哥兒上了幾個月後就變成了學那些伺候夫家的規矩。
念哥兒覺得那些東西不對,回去跟阿爹說了,李錦直接上門去質問, 結果那夫子直接就說女子小哥兒本來就該學這些, 學那麼多大道理又沒有用,給李錦氣的罵了那個夫子一通, 給念哥兒退了學。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