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在北宋當名醫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5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只有一條悠悠小道,似乎是人走得多了,才走出來的。一路上,可看到兩旁蔥鬱草木,偶爾也有人為堆積的石塊供來休息。

許黟的目標不在這些,他把帶來的木棍拿在手裡,離開小道,進入到兩邊的灌木林里,一邊先揮舞開前道茂密的草叢。

初春咋暖,不少動物結束臥冬出來覓食,要是踩到毒蛇可就麻煩了。

好在他運氣還不錯,剛進入草叢不久,就在不遠處發現了何首烏。

近似桃形的葉子很好辨認,喜愛長在灌叢里,樹木下,石隙中,撥開藤條葉脈,可以看到這株何首烏連著另一株,竟是雙。[注3]

許黟把地面上的土挖開,露出裡面紅棕色的塊根來,幾塊七八公分長的何首烏交錯在一起,頗有分量。

他面露欣喜,鹽亭縣的醫館日常都會低價收百姓們在山上挖到的藥材。何首烏屬於貴細藥材,哪怕是生首烏也能賣出一定的價格,若是炮製成熟首烏還能賣出更高的價錢。

第3章

這一帶有何首烏,附近應該還有,許黟在附近走了一圈,期間又找到了兩三株,其中一株長得還小,許黟沒把它挖走。

對於普通百姓來說,能認識的中草藥還是有限,他就不同了,這裡對他來說,幾乎全山都是寶。

走個幾步,就能發現不少長得旺盛,卻像野草的中藥!

有時,看到兩種植物的葉片形狀相似,脈絡分明,長得幾乎一致,很容易錯認為是同一種植物。

這對許黟倒還好說,看上兩眼,便能輕易分辨是野草還是藥草。

他經過的這一帶野蠻生長著密集的烏蘞莓,俗稱「五爪」,也有百姓會叫做蛇藥。這是《詩經》中記載的中藥材,「葛生蒙楚,蘞蔓於野。予美亡此,誰與獨處。」,裡面的蘞說的就是這種藥材。[注1]

民間流傳的土方子裡,就有用新鮮的烏蘞莓搗碎製成膏泥狀,塗抹在蛇蟲咬到的傷口處。但它的果實有微毒,不可以直接使用。

在現代里,幾乎沒有醫生使用新鮮的烏蘞莓了,大部分都是人工種植,採收切段曬乾。它的用處挺多,消毒利濕,解毒消腫,當然了,能代替的中藥材也有不少。

放在以前,許黟會用到烏蘞莓的時候很少,選用的是更加常見常用的。

見它們生長得如此好,不採收多一些,總覺得虧了?

許黟放下背筐,拿出裡面的鐮刀,「唰唰唰」地連著它的根部割下來。

他沒有全部收完,這一片有留種,下次他再來還可以再收一波。

除了烏蘞莓,還有其他常見的中草藥,像白英,常春藤,茜草,葛根等,許黟也找到了不少。

巨大的背筐能裝下很多東西,可許黟高估這具身體的承受能力,裝到三分之二時,他雙肩便背不動了。

那種背不動,不是瘦弱的背不動,好歹原身會下地幹活,不是雙手無縛雞之力的弱書生。可也比不上他從小練五禽戲和忽雷太極拳。

想一想,來到這裡也不能鬆懈,依祿山有人跡,沒有什麼大型的野生動物,可再往裡面的深山就不一樣了,沒有一個好身體,別說改善生活條件,光是靠這兩條腿走路,都不一定能走多遠。

而北宋再繁華,終究是交通不便的古代。走路、爬山、背東西,都需要有一副好身體,他得儘早將五禽戲和忽雷太極拳撿起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