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我也去。」街坊大叔道,「我是瞧這婆子怎麼花言巧語的,正好可以去作證。」
許黟見狀,先謝過街坊大叔,有他在一旁佐證,定這李婆子的罪會更容易。不過何娘子卻不合適去了。
他對何娘子說:「阿錦是人證,我且帶她同去,可阿旭還在家中等著,得有人去家裡同他說一聲。這事交給他人我不放心,何娘子你可願意替我照看半日家裡?」
……
半個時辰後。
許黟一行人將李婆子帶到了縣衙門外。
衙門口屹立著兩頭森然莊嚴的石獅子。許黟上前,敲響衙門的大門,報案說有婆子想當街拐孩童,被他們當場拿下了。
拐賣兒童的案子在鹽亭縣也算是重要大案了,聽到有人報案,縣尉立即招許黟等人問話,並在縣衙當庭審問。
鹽亭縣如今的縣尉姓潘名文濟,他見報案人許黟是個大夫,還算客氣,詢問他可有證據證明,這李婆子是拐人。
許黟上前行揖,從容道:「回大人的話,這李婆子先以糖餅誘之,見行誘不過,便想用浸了烏藥的手帕行捂,這是在下在當時收起來的證據,還望大人過目。」
許黟帶李婆子來衙門時,不僅將帕子撿了,那丟在地上踩碎的糖餅,還有竹籃都一併帶了過來。
他已經先檢查過,這糖餅裡面的糖餡也慘了藥物,識得藥物的人,稍聞就可以聞出不對來。
縣尉潘文濟聽後,令衙差把許黟手中的證據呈上來,他正巧懂得一些藥理,雖不會治病,但那帕子一聞,就聞到股藥味。
再去看跪在地上的李婆子,瞧著她驚慌失色的模樣,就知這案子八九不離十了。
潘文濟神色微沉,怒喝道:「李氏,你還不趕緊交代!」
李婆子立即喊冤枉:「大人,老婦我是清白的呀,我斷不會做這等事的啊……」
聽著她不承認,許黟道:「稟告大人,當時還有其他人在場,可以指證這帕子就是李婆子的。」
他說完,街坊大叔就走出來,說他當時就在現場,親眼看到李婆子拿可憐話騙他,還說這李婆子拐人不成,還想要訛錢。
潘文濟就讓李婆子拿出證據證明她的清白。
李婆子哪裡拿得出來,人證物證都在,這會就只盼著能從輕發落。
宋朝對於未成年保護法還是很重視的。面對拐賣兒童的犯罪,律法的制裁非常嚴格,只要涉及到拐賣,都是從重處罰。
不過,拐賣中又分拐賣和拐誘,拐誘的刑罰輕一等,多數是處以流放。[注1]
可李婆子都這般歲數了,要是真被判了流放,不死也得死了。
於是,她堅決不承認自己想拐誘阿錦,還是堅持在南街的那套說辭。
潘文濟作為縣尉卻不是那般好糊弄的,讓李婆子報出家中地址,他要派衙差去問個究竟,可真有個李婆子住在雞鳴村。
結果衙差去了一趟,回來道,那李婆子根本沒住在雞鳴村,不過確實是雞鳴村人,就是許久之前就搬走了。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