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在北宋當名醫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33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也難怪劉伯這麼大年紀還這麼有興致。

許黟見兩個小孩也怕砍頭這樣的場面,沒再繼續這個話頭。

……

出了城門,路途就沒那麼平坦了。

等城門離得有些遠了。許黟展開新的話頭,詢問劉伯可以教他怎麼駕車的嗎。

技多不壓身,許黟很早之前就想學怎麼駕車,卻一直沒找到機會。

他問劉伯,也是試探的心理,要是劉伯不願意傾囊相授,他是能理解的。

「當然可以,許大夫你想學,老夫就教你。」

劉伯回答得相當痛快。

「這駕車是有個技巧的,把這技巧給學了,以後別說是牛車,驢車馬車都能使得上。」劉伯說罷,他雙目剎時變得敏銳,手腳靈活得不像這個歲數的人,畢竟駕車,是他熟悉了幾十年的傢伙事。

劉伯道,套在牛鼻子上的繩套不能抓得太緊,太緊牛難受了,就不會乖乖聽話。

牛車走得比較慢,不適合拿繩套鞭策,容易使得牛犯脾氣,要是它歪了道,便長「吁」一聲讓它停下來,再拽住繩套往另外的方向拉回來。

剩下的,就是熟能生巧。

劉伯說完,就讓許黟嘗試一下。

許黟接過他手裡的繩套,深吸一口氣,坐直身姿,一腳踩到橫木,另一腳穩穩放在板車沿邊落腳處。

他抬起牽著繩索的一隻手,輕輕揮舞一下,那繩索就打在牛屁股上面。

只見牛尾來回拍了拍打大腿,重新緩慢地走動起來。

接下來的路上,皆是許黟在架著牛車。

學會之後,許黟就體會到了駕車的不容易。在前頭走著的牛偶爾會不老實,想停下來吃路邊的肥草,或者是嚮往小路兩邊蔥蔥鬱郁的美好風景。

這時候,劉伯所說的技巧就用得上了。

不能用強勁的手段將它拽回來,而是改變駕車的叫聲,發出「嘚嘚」的哨子音,在用合適的力道把它拉扯回來主道路。

這種叫聲就相當於是一種指令,需要駕車的人和牛配合默契,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

許黟每次都多喊好幾遍,那老牛才慢吞吞地放棄啃草的念頭,重新啟程。

經過一段與牛的極限拉扯,許黟終於駕著車來到百里村的村口。

接下來,就換劉伯繼續駕車了。

他們先在村長家停下來。

村長的小孫子們見到他們,興奮地大聲喊道:「許大夫來啦~許大夫來啦~」

沒一會,就有好幾個蘿蔔頭圍在牛車的周圍。

個個嘴巴都甜得像蜜糖,一口一個「許大夫」的叫得親熱。

許黟一人一塊糖豆,分了之後,這些孩子才高高興興地舉著糖豆離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