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在北宋當名醫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63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方楚良道:「這是以往慈哥兒喝的藥湯方子,許大夫先過目。」

許黟道了一聲謝,接過他手中的一沓紙張。

足足有二三十張。

這方喬慈還真是泡在藥罐子裡長大的,不過八歲的年紀,就已經喝過這麼多中藥湯。

許黟一張張地翻閱,其中就有先前聽到的「四君子湯」,裡面除了白朮、茯苓、甘草,還有一味人參。不過用在慈哥兒身上,卻不合適。

還有「當歸四逆湯」,「桂枝湯」,「瓜蔞薤白半夏湯」等等,這一沓藥方看下來,有幾個大夫開的藥方還是很有水準的。

譬如,「當歸四逆湯」加減法用,用桂枝、細辛等,可以減體內寒氣,對於四肢寒冷者有療效,也能減輕胸痹心痛症。

但這大夫後面新開的藥方里,引經藥不對,主攻氣血虛,卻沒有補陽。

此外,其他大夫開的藥方里,皆是多多少少有些對症不對藥。

許黟沉默地看完,沒有多說什麼,取出藥箱裡自帶的筆墨紙硯,開始研墨。

他給方喬慈開的是保元湯,這藥湯出自明朝魏直所著的《博愛心鑒》。

此藥湯主治元氣不足,少氣畏寒,陽虛頂陷等,對於心氣不足導致的胸痹之症的療效不錯。

因為它藥性甘溫,許黟覺得先用它來調理一下慈哥兒的身體,再合適不過了。

「這藥方,人參一錢,黃芪一錢五分,甘草五分,肉桂三分,加當歸一錢,丹參五分。水煎服,煎藥時要多加一片生薑。」[注3]

保元湯加減,多用兩味當歸和丹參,一味補氣和血,一味益肺寧心,都對心臟有好處。

許黟寫完,將藥方遞給方楚良,對他說,「我今日帶來的藥物里,正好有這四味藥,方教諭若是同意在下的方子,可先煎服一碗,讓令郎服下。」

「好,好。」

方楚良拿過藥方一看,這藥方里所用的藥物,皆是熟悉,可與以往大夫開的方子,又不同。

他沒再猶豫,讓管家把藥拿去灶房處,親自監督著把藥湯煎服出來。

齊秀娘出自大家閨秀,在閨中時,是有女夫子教授過《詩》《孝經》等書籍,她識得字,在看到藥方後,心裡卻是想,這麼簡單的方子,真的能治好慈哥兒的病?

她捏著方子,詢問許黟。

「此藥湯,真能醫得好慈哥兒的頑疾?」

許黟搖頭:「令郎的病是先天的,在胎兒時就已有,先喝這保元湯,是為了補養心氣,振運心陽。待令郎氣血虧虛補回,還需要改其他藥方調理。」

中醫脈診中,也是有一診、二診、三診或者四診等,每次診脈不同,服用的藥湯也要有所保留、加減。

每個大夫會對於接待的病患,所用什麼藥物都有自己的見解。許黟想先從心氣不足、胸陽不振中入手,那開的藥方,就要與別人不同了。

「麻煩許大夫了。」齊秀娘的態度緩和不少。

煎藥的時間不短,等待的期間,齊秀娘閒來無事,就問許黟:「那陳氏消食丸是你炮製的,那為何不是叫『許氏消食丸』呢?」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