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在北宋當名醫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32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要是這些不夠,還有邢岳森。

……

辰時,寒冬旭陽升起。

邢家的驢車漸緩的駛入南街石井巷,停到許家院子。

這時候,旁邊的何家門咯吱開了,何娘子與何秋林一併走了出來。他們是知曉今日許黟是要去城隍廟外的義診堂坐堂的,見著他帶著阿旭阿錦上了邢家的驢車,眼睛追隨著漸漸駛離的驢車,心裡也盪起一層波浪。

何秋林道:「娘,今日西街邢家施粥,說米粥稠得可以沾勺,我們可要去?」

何娘子搖了搖頭,往日他們是湊著去排隊,今日就算了吧。

「黟哥兒在那裡呢,我們就不去了吧。」她說道,轉身緩步回到屋裡。

何秋林不解,疑惑地跟著進來:「娘,為何呀?」

何娘子就與他說,這粥是給那些食不果腹的人的,他們家雖窮,卻也不至於搶了這些人的份額。

「以往是沒有想這般多,如今想到了,還再去領粥就不合適了。」

何娘子說完,讓何秋林幫忙看著許家的院子。

今兒許家屋裡沒人,只有一條守家的小黃,還不知他們何時能回來。

另一邊,許黟帶著阿旭阿錦坐著驢車,還沒到城隍廟外,驢車前進速度就漸漸慢下來。

外面的聲音更是變得嘈雜,許黟掀起車窗簾子一角,就見外面街道多出好些人。

這些人和他一樣,都是要趕往城隍廟的。

許黟的目光掃過這些人,他們大部分都是穿著打補丁的發舊衣服,老老少少,幾乎什麼年齡段的都有。

無一例外,他們的手裡都拿著裝粥的器具。

這器具也多種多樣,有圓形土陶罐的,有開口盞形碗的,也有抱著木盆的。

無論是哪一種,他們的臉上都是翹首以盼的期待,顯然,鹽亭縣歷年來不成文的行善施粥活動,已經深入底層百姓的心裡。

「咚咚咚——」

一陣鑼聲在遠處搭建的小高台上響起。

許黟視線挪了過去,就看到有個穿著僕人打扮的小廝,他舉著鑼,敲完就大聲地吆喝喊。

「安靜!安靜!」

喊了幾聲,騷動的百姓們才停慢了腳步,仰著腦袋聽著那僕人說話。

僕人看著底下圍上來的人們,依言照念地先報出一串感恩的話,接著就說這次邢府施粥,還另設義診堂,只要是身體不適之人,都可前去排隊診看,不僅不用診金,有病吃藥的話,藥材錢也不用花。

聞言,底下的騷動陣陣傳來。

「刑老爺大發慈悲啊!」身懷疾病的人聞言,皆是感激涕零。

「刑老爺就是頂頂好的大善人,每年給城中的百姓施粥不說,今年還給我們設了義診堂……」<="<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