灑灑洋洋的寫完藥方,許黟就將它拿給阿旭。
秀才郎虛弱地站起來,對著許黟行了禮,在那阿婆的攙扶下,跟著阿旭去後方抓藥。
兩人從面前離開,許黟喊下一位上前。
……
看病之人逐次減少,不多時,就輪到劉伯。
劉伯樂呵呵地坐下來,朝著許黟說道:「早知道許大夫在這兒,我就更早些來了。」
許黟看向旁邊擺放的沙漏,笑笑說道:「劉伯莫急,早來晚來這差別都不大。」
「還是許大夫你會說話,不像我兩個兒子,每回說什麼,都是像個不會開口的蚌子。」劉伯嘆氣,想著他兒子們,就心裡不順暢。
他揉揉胸口,就與許黟說他哪裡難受。
許黟聽完他描述的症狀,先為劉伯診脈,問心口有不適的地方沒有。
「倒沒有,就是偶爾也難受,好似喉嚨里堵著氣消不下去。」劉伯道。
他的牛車賃給許黟幾個月,這期間裡,有無數次的機會都可問。
但劉伯覺得,許黟是大夫,哪怕與他關係好,他也不能白占便宜。
這回他本是要找許黟瞧身體上的老毛病的,沒想到運氣好,先讓他碰到邢家開義診堂。
結果還有更加好運氣的,許黟是義診堂的坐堂大夫!
許黟聽劉伯喉有異物感,就問他:「可有痰?」
劉伯道:「早上醒來時就有。」
許黟斂眉沉思,片刻後,又問:「食後可會呃氣?」
呃氣,便是呃逆,俗稱打嗝。
對於這個問題,劉伯也同樣給出了「是」的答案。
許黟在問完這些,基本已確定劉伯是什麼病症了。
「劉伯,你這是輕症梅核氣,是肝氣不舒所致,需得疏肝理氣,再調理脾胃,方就能好。」許黟道。
這梅核氣就是痰氣互結於喉,用半夏厚補湯可以治脾胃濕所引起的痰和氣,不過劉伯除了一部分脾胃濕以外,主要病機還是由肝氣不舒導致,用半夏厚補湯就不太合適了。
既然不用半夏厚補湯,其他可治療梅核氣的湯方也有不少。
像柴胡疏肝散、二陳湯加味、三仁湯加味等,都可。
作為大夫,就不能只會用書本上的藥方,而是要隨證而變方,在考慮到劉伯的年紀,許黟便想著減用寒性藥過多的方子。
他想到白朮和茯苓這兩種藥。
在《醫學啟源》里,對白朮的記載是「除濕益燥,和中益氣,溫中,去脾胃中濕,除胃熱,強脾胃,進飲食。」[注2]
白朮藥性屬溫,與茯苓都是健脾的中藥材。
這兩味藥就可以調理脾胃,那麼剩下的就是疏肝,疏肝藥材中,許黟思來想去,還是選擇了柴胡和夏枯草。
去痰用的是半夏,這藥方里五味藥就有三味是寒性了,許黟再加了一味吳茱萸,性熱,下氣平逆。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