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火也是有講究的,許黟讓他注意炭火不要過旺,這酒要蒸煮滿兩個時辰才行,要是陶罐里的水少了,就要加水,把炭火燒旺,再熄到原來的火苗大小。
阿旭得了話,就搬著木凳,老老實實地守在小爐前。
許黟看他守得有模有樣,就帶著錢袋出門。
光是只用這法子嘗試煮酒法,其效率太慢了。
許黟就想著去雜貨店買一個陶甑回來。
傳統古法煮酒,用的就是甑,有陶製,有銅製,根據不同的情況而論。
銅製的甑價格太貴了,又不是他這等普通平民能隨意使用的物什。
這陶製的就剛剛好,價格不會太貴,以他的身份用陶製的,也不會被詬病。
來到雜貨店,店小二熱情地過來接待:「許大夫,這是想要買什麼?」
「可有陶甑?」許黟問他。
店小二當即說道:「有的!有的!」
這陶甑又叫陶鬲,在很早的新石器時代晚期就有這炊器了,不過那個時候只有土陶罐,形狀也單一,只有上部分,沒有下部分。
如今雜貨店裡賣的陶甑,自然不是那個時期的模樣,光是帶的花紋就有好幾種,鬲部還有兩個弧形把手,摸著也不是粗糙的手感,表面光滑,做工精美,價格對於平民來說自然不便宜。
以前的許家也是有陶甑的,就是當初為了湊藥材錢,把家裡能賣的家具都賣了,炊具自然也沒有被放過。
許黟買好陶甑,又叫店小二再替他拿十個陶瓷瓶。
店小二臉上笑容更深了,許黟是店裡經常光顧的老客戶,買的物什又多,怎能不讓人歡喜。
從雜貨店出來,許黟碰巧遇到在市井裡買門神符和桃符的龐叔。
「龐叔。」
「許大夫。」
兩人唔面完,一併往南街回去。
路上,龐叔主動提到王順盜賣家具一案。
「這王順果然如許大夫所言,根本就沒去府城裡尋親戚,他逃去陰平縣了。」龐叔意味深長道,「他也是倒霉,正好遇到陰平縣新上任了一位進士出身的韓縣令,碰到韓縣令清整縣中事宜,查出這王順來歷不正,就被嚴查了。」
因王順盜賣家具一事鬧得沸沸揚揚,不僅鹽亭縣已經傳開,其他周圍幾個縣,亦是紛紛如此。
這位韓縣令就想到此案,立馬派陰平縣的縣尉徹查此案。
果然,這一查就查出問題,把王順抓拿歸案了。
許黟聽得出神,這陰平縣新縣令……他上回從張鐵狗嘴裡聽聞過。
「龐叔,那王順如今還在陰平縣嗎?」許黟問。
龐叔搖頭:「他已認罪,陰平縣那邊在三日前就已經派衙差押送回鹽亭縣。」
不出幾日,王順就會在鹽亭縣這邊開堂判決。
宋朝重典懲治盜賊,犯盜罪的話,會判徒、流刑,配五百里,沒收三分之一家產。[注2]<="<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