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在北宋當名醫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71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半晌,銀針從胸膛里拔出來,他爹醒過來了。

一醒來,他爹就拼命的咳嗽。

一聲比一聲激烈,許黟鎮定地拿來鐵盆到老人家的面前,只見老人家捂著胸口,朝著盆咳出來好幾塊褐色的濃痰。

堵在胸口處的濃痰咳出來後,老人家的精神明顯好了一些。

「爹……爹你可算是醒了!」李大路跪到他爹的面前,鼻涕眼淚都嘩啦啦地流出來。

他爹瞧著兒子這模樣,抬手想拍他,卻沒力氣,人渾渾噩噩的,又跌回床上。

好在,阿旭帶著三娘煎好湯藥回來了。

服藥後,兩人就守在床榻前,等著人退燒。

這時候許黟才知道,他們是來尋郭大夫義診的,不過郭大夫將義診宣發出去後,每日都有不少窮苦的病人來許家看病,忙得很。

劉伯載著他們來的許家,路上曉得不少內情,他嘆著氣跟許黟說了這李大路的事,感慨:「這平頭百姓都不好過日子啊,這李大路去鹽礦挖鹽,那鹽礦的監工最是愛欺壓鹽工了,聽聞,每個月拿到的工錢,一半都沒有。」

哪怕是拿到錢了,也會通過其他的途徑搶了去。

要說為何如此艱辛,怎麼還有人跑去當鹽工?若是連挖鹽的差事都沒有,這些人恐怕過得更加慘。

許黟沉著臉看向屋裡守著老人的夫妻倆,兩人瞧著快要四十歲了,但劉伯說,李大路今年才二十八歲。

「郎君,我們還收他們診金和藥錢嗎?」阿旭有些可憐他們。

許黟嘆口氣,他解救不了這些窮人,但人都送到眼前了,他不救,又於心不忍。

半個時辰過去,老人家退燒了。

許黟給他探了脈搏,詢問幾句話,然後對旁邊的兩人說道:「我再開個治肺熱證的方子,這方叫橘皮湯,如何煎煮,等下我讓阿旭跟你們講。」

夫妻二人聞言,連忙跪到地上磕頭致謝。

許黟將他們扶起身,他的眉頭緊皺著:「你們不必如此,救死扶傷是醫者之責,我只是不忍心罷了。」

窮苦的人有時候只需要拉一把,就能從困境裡走出來,從而獲得新生。這老人家的病,不過是再尋常不過的發熱導致的肺熱證。

可若是今日沒人救他,他的死又好像是那麼微不足道的事,草草埋葬了,化成土,變成大地的肥料。

這樣的事每天都在發生,見不到的時候就不會去想,見到聽到了,就會忍不住的想,若是他有能耐,為何不救?

為何不救?

是啊,為何不救。

李大路他們沒在許家待多久,老人家的燒徹底退了之後,他們就提著藥包離開了。

許黟沒有收他們一分錢,劉伯也沒有。

劉伯最近在做善事,遇到窮得吃不起飯的,他就不收錢地載一程,全當是積德行善。

老伴劉氏說,這就是跟在許大夫的身邊的緣故啊。跟著善人,人也變得善良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